第二十九章 :天使降旨(2 / 2)

後來的薛家子孫也發現了這一點兒。

既然已經無法融入讀書人的圈子裡,就隻能與一些武勳世家交好。

由此,便有了以榮寧二府為首的四大家族。

其實話說回來,這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薛家在薛公去世後,的確是在走下坡路。

薛家子孫認為,一大家子人總是要吃喝拉撒維持開國勳貴家族的體麵吧?

那隻好賺錢了,於是後來就成為了皇商。

其實當朝一些士大夫,也苦於窮困,也想賺錢。

但他們不能明著賺,否則就是有辱斯文,是要受圈裡人排擠,犯了商人不準從政的鐵律。

那怎麼辦呢?

他們就找了個法子,自己不去從商,卻讓家族支脈裡的人從商。

我家族旁係從商,與我主脈有何乾係?

於是,在大周,官僚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局勢。

比如,大房負責當官,手握權柄。

二房就去賺錢,通過自身財力,去幫著大房一步步向上走。

大房好起來了,

接觸到國家的核心機密,賺錢就不再是難事了。

倘若二房的人想要從政了,那就將有讀書天賦的子嗣過繼給大房,反之亦是如此。

最終,一大家子人,都能過好。

他們管這個叫做維係一個家族的長久之道。

但像薛家與榮國公府這樣,明擺著去賺錢,去棄武從文,舍了根本,還是少見。

王子騰為什麼官越做越大?

除了被皇帝重視以外,還有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王家這些年來,一直沒有忘本。

王家先祖官至都太尉統製,這是高級武官職位,好比太尉。

整個王家的所有人脈,都在兵營裡。

王子騰初任京營節度使時,為何能夠將整座京營各衛的將士管理好,而且還沒有遇到什麼亂子和阻礙?

究其原因,是因為在京的兵卒都是世襲製。

他們祖上就是跟著王家老祖打仗的將士,他們的後代,又怎會去尋王家子的麻煩?

是以,王子騰從武一途才會一帆風順。

但榮國公府呢?

將兵營裡的人脈統統舍棄不說,還空掛著武勳職位,卻讓自家子嗣從文。

這不就是吃著武勳的飯,砸著武勳的碗嗎?

最終,隻能讓賈府後代子孫落得個文不成武不就的下場。

所以,在賈府衰落時,整個朝廷裡,沒有人會幫賈府在皇帝麵前說些好話。

總而言之,賈府有些忘本了。

畢竟,世上之所以有賈家,是因為初代寧榮二公在戰場上浴血拚殺。

這,才是他們的立足根本。

說罷賈家、薛家、王家,再去說史家。

本為文臣名宦之家。

卻始終都與武勳維持較好的關係。

甚至都將自家女兒嫁給襲封榮國公的賈代善,也就是賈赦與賈政的父親。

史家屬於棄文從武的典型。

雖然其族內有人身居高位,但畢竟不被文人所接受。

這不,史家唯一一位大員——世襲保齡侯史鼐,還被朝中政客給排擠到了外地,做不了京官。

除了王家還算守本,其餘三家,實在一言難儘。

話說回來。

就在薛姨媽憂慮期間,有下人來報,說是宮裡前來降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