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嬴淵,此人恐將為我北元之敵!(1 / 2)

說是議事,其實不過就是將昨夜皇帝與王子騰等人議事的結果說出來。

麾下近十萬大軍,共計兵分四路。

一路由何福率領,負責在大戰時襲擾敵軍。

一路由嬴淵率領,負責截斷韃靼後路,並在大戰後期與王子騰一道挺進陰山。

考慮到嬴淵統率的兵卒有限,姬長又向他增兵五千,配合興武衛的將士,總計有一萬五千眾。

另外兩路,就是由王子騰與皇帝分彆率領。

與阿祿台一戰的主力,是王子騰率領的五萬大軍。

其餘將士,則負責保駕護航,保證讓龍纛壓前,振奮三軍士氣的同時,不至於使皇帝身陷險境。

除了這件事,就隻剩下投毒一事。

真要是決定投毒,事情是瞞不住的,終有一日,世人會知道。

不如不瞞。

好讓各營將領嚴格約束麾下將士,莫要也飲了投毒的水。

議事結束後,姬長將嬴淵留在帳內,道:

“朕讓你離開興武衛大營,卻讓嶽峰去投毒,有著朕的考慮。”

“待戰事結束,你隨朕回京,朕將對你委以重任,屆時,朕不願看到有禦史參你,說你用兵不仁,不足以居高位。”

聽到這裡,嬴淵難抑激動。

也就是說,一旦回京接受封賞,很有可能,會連跳數級。

屆時,他再也不是所謂的‘無名小卒’。

當然,如何能夠維持住那時獲得的地位,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這條路,對於他乃至很多人,都是有進無退。

進則生,退則死。

“你也無需擔憂嶽峰那小子會如何想。”

“他為朕背鍋,朕自是少不了他的好處。”

不得不說,就目前為止,姬長對待跟隨他出征的一些將領都是極好。

至於投毒一事,總需要有人背鍋。

嬴淵個人是覺得無所謂。

相較於名利二字,他看重的,是利而非名。

但姬長不同,他身為皇帝,自是兩者都要。

在他看來,他器重的將軍,可以有汙點,但絕非是現在。

方法雖是由嬴淵提出,但讓誰來執行,就是皇帝的事情了。

換而言之,此刻的姬長,就是在為嬴淵去往京城鋪路。

功績要有,名望也要有,唯有如此,才能坐上高位,才能幫助到姬長。

“回京後,讓嶽峰那小子在你麾下任職。”

說到這裡,姬長緩緩閉上雙目,開始養神。

顯然是昨夜議事累到了。

嬴淵也不再打擾,遂離開龍帳內。

......

承平元年,十月初旬。

阿祿台軍中,有名將士突然高燒不退。

緊接著,在三日內,一營將士皆身患頑疾,軍醫束手無策。

經由韃靼密探調查,阿祿台方才得知,是平日飲水之源出了問題。

在阿力太戰死於東遊水源時,韃靼就失去了純淨水源的依靠。

他們每日喝的水,都是沼澤地裡被汙染的水。

又經周軍投毒之後,那水已經不能飲用。

時下,諸多韃靼將領皆來尋阿祿台,

“太師,可汗都已頒詔,您為何執意不退兵?”

“營中已有瘟疫肆虐,再過幾日,士氣就將跌入穀底!”

“請大帥三思而行!”

“...”

這場仗,不僅周軍將士不想打了,就連韃靼也不想打了。

結果都可預料,再打下去,周軍能撐,可韃靼呢?

此時阿祿台已經到了騎虎難下的境地。

倘若退,隻怕回到北元,所麵臨的,就將是清算的局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