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易心口凹陷,整個人飛出十多米遠!
唐澤記憶裡有邵易出手的片段,隻是略強於普通人,而現在的唐澤打之前10個自己都不費事,乾掉邵易是輕而易舉。
把地上的燈籠滅掉,踩平,連杆子一起塞邵易衣服裡。
緊接著他背起邵易,飛奔十多分鐘來到海邊焦岩處,把邵易往船上一丟,解開了綁船的繩索,搖櫓開船……
等處理好了一切,唐澤又回去繼續扛麻包。
唐澤賣黑魚的事不少人知道,工友也問他為什麼扛麻包,他就說自己新拜了個師父,讓他到碼頭練練力氣。
又過了數日,一點動靜也沒有,唐澤心平氣和的回琉夏村摸魚。
原身是個苦逼漁夫,沒什麼過人的捕魚技巧,也沒有父母教他過日子,整天忙忙碌碌的,也沒能存下錢來,過得也不算好。
現在的唐澤是個超越時代的漁夫,並且計算能力不錯,當然就不會過苦逼日子了。
這個時候的回龍灣最容易釣到的魚是竹筴魚,也就是巴浪魚。
這種魚白天會在很深的海裡,捕撈不易,但傍晚它們會成群起頭,釣的十條魚裡可能有五條是它們。
外帶它們是和各種水母一起生活的,唐澤有一次搞到了直徑一米的霞水母。可惜這年頭沒人吃海蜇皮,隻能自己享用。
巴浪魚先挖掉魚鰓和內臟,內臟魚肚可以用來燉湯。
然後把它們醃製一小時,緊接著上鍋蒸半小時,熟了之後拿去陰乾或是曬乾,這就是唐澤最喜歡吃的零食之一。
稍微忙活了一陣,唐澤輕易就搞出了幾十斤魚乾,釣魚的時候喜歡拿來打牙祭。
之前扛麻包的時候唐澤就在想,在二十一世紀他就給人打工,來到了這個奇妙世界他還給人打工,那不是白來了嗎?
每天打漁賣魚……想想算了。
釣黑魚之類的名貴魚類……也不是不行,但有沒有發大財的思路呢?
還真給唐澤想到了,種珍珠。
他換了個地方尋找珍珠貝,選定了一種叫做“馬氏貝”的貝種,也就是“合浦貝”。
疍民又叫做蛋民,蛋指的是珍珠,許多女性疍民天天挖貝殼曬貝肉,偶爾能夠挖到珍珠。
綠豆大小、色澤昏暗的珍珠都能賣幾十文錢,品相好點的幾百兩銀子,又大又圓又漂亮的走盤珠市價萬兩……
為什麼沒聽說疍民靠這個發財?
哪個疍民如果手裡出現價值萬兩白銀的珍珠,他就離死不遠了。
而且隻靠自然形成,全世界一年估計也出不了多少走盤珠。
雖然珍珠形成至少得一年兩年的,但暫時沒事乾,白天練功,晚上閒暇的時候可以研究一下……
‘今天不釣魚了。’
抬頭看了看,月色正好,水下應該也挺明亮的。
唐澤吃了一把巴浪魚乾,把鐮刀彆在後腰,背起一個小竹簍,噗通一下就跳入了海中。
他頭下腳上,雙腿輕輕的撥弄著海水,三五下就來到了這處的海底,深度大概在10到12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