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修行和魚樂(1 / 2)

從漁民開始長生 敢為 2833 字 1個月前

唐澤看過一條新聞,某個人忽然立誌要成為人才,接著戒掉各種不良愛好,每天刻苦讀書,不久後……

診斷出了重度抑鬱症。

許多人以為抑鬱症是心理問題,實際不是,這是生理問題,人體產生愉悅情緒的化學物質太少了,遇到不開心的事太多了。

人是受化學物質所控製的,不管是多巴胺還是內啡肽,或是彆的帶來亢奮的東西,獲得少了就容易抑鬱。

想獲得它們也要有點小技巧。

內啡肽能讓人長久理智、冷靜,唐澤獲得內啡肽的途徑是健身。哪怕沒錢買器械,沒時間去健身房,練點囚徒健身之類的,練一點好一點。

每當他完成了訓練計劃,累得趴在地上,又或是找個地方坐下,那種內心的滿足和愉悅,能夠持續兩三日。

多巴胺能讓人短暫的愉悅亢奮,他獲得多巴胺的方式就比較多了,美食、釣魚、看小說和繪本等等。

美食不用天天吃,喜愛的東西久久吃一點就行。吃多了一來容易胖,二來容易膩味,三來容易對美食依賴,接下來就不得不加大美食劑量了。

發現自己對美食依賴,就要進行一個月苦修,隻吃味道難吃的東西,戒掉美食依賴。增強自控力也會獲得內啡肽。

小說、繪本這個是人就懂,類似的還有漫畫、影視、遊戲,也不能貪多。

昨日和鎮異司的人喝了點酒,唐澤喜歡酒後第二天喝點鮮魚湯,一早上就劃船往山裡去了。

路上看到一些漁夫用鸕鶿捕魚。

鸕鶿是一種特彆擅長捕魚的水鳥,漁夫在它們脖子上套一個圈,叼著大魚吞不下去,隻能到船上找漁夫換小魚或魚塊。

不過鸕鶿這種生物養不熟,畢竟大魚換小魚這種事,誰做久了都會不服氣的。哪怕是從小養的,也可能逃跑,甚至可能攻擊漁夫。

以前還有漁夫養水獺來捕魚,這玩意兒比鸕鶿生猛,也親近人。但後來人們發現它們的皮毛更貴,它們就比較少見了。

唐澤釣魚第一是享受上魚的快樂,第二是吃魚,不追求效率。

到人跡罕至的河道,找處歪脖子樹把烏篷船拴好,他一甩魚竿,然後做老僧入定狀。

很快就有了動靜。

“上魚這麼快……感覺就三四兩重,先拉上來看看是什麼。”

唐澤的魚竿是自製的,有線組可以收線。

釣魚和打怪有點類似,魚的耐力就是血條,不停的收線、放線,偶爾拉一拉,讓魚鉤掛得更牢。

對麵是條小魚,很快就沒了耐力,被釣了起來。

“黃辣丁!收獲不錯!”

黃辣丁是一種小魚,極限也就是這麼大。有些地方叫它黃蜂魚、黃骨魚,學名黃顙魚。

這種魚味道鮮美,就是釣上來取鉤的時候,彆被它腦袋兩側的刺和背上的刺給刺到了。這些刺是有毒的,被刺到很痛。

解毒的辦法也簡單,尿就可以解毒。

剛釣上來的黃辣丁活蹦亂跳的,去取鉤很容易被紮。等十幾秒它不蹦了,去摘就穩了。

右手拿線,左手食指、中指夾著左邊的刺,大拇指按著右腮,手心是懸空的。這樣能把黃辣丁按得死死的,不會被紮。

對付不同的魚要用不同的辦法,這也是釣魚的樂趣之一。

一個早上,唐澤釣了十幾條魚,冬天來說這算是多的了。但他感覺還不夠,就想換個釣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