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思的想法很好,不過吳舟這邊暫時是沒辦法支持下去,主要還是這段時間招的新人太多了,得先把這些新人培養起來之後,再繼續。
不過也就個把月之後就行,不會太久...
因為公司這邊因為李思思的緣故,變了很多。
很多的工作,已經是被李思思這邊弄的“標準化”了。
比如說有數據分析部門,分析活動圖,詳情頁,產品活動,行情變化,等等變量數據,重點是輔助運營做決策的,幫助運營記錄分析各項數據變化,以及帶來的結果...讓運營可以“明明白白”地去工作!
其次就是產品分析部門,公司這邊任何部門同事如果是有發現什麼產品,都可以交給他們來分析,是否可行,會給到詳細的覺得可做或不可做的原因,運營這邊可以做參考...
再到供應鏈部門,這個部門是在李思思來之前,吳舟就已經成立了...
公司這邊現在運營是越來越多了,很多人也確實做得還不錯,畢竟都是吳舟這邊親自招進來的,但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有優點,但每個人也都有缺點,不可能完美...
而這種工作方式,讓團隊+運營的形式,達到1+1大於1的地步...
隻需要大於1就行,公司這邊規模越來越大,哪怕隻是讓運營的能力隻提升了10%,那對公司這邊的增加的效益卻是不可想象的..
這個模式,其實也極大地降低了新人入職之後的“入門門檻”,因為各項工作拆分了之後,新人需要學習的東西也少了,不用那麼全能了。
而且哪怕是個人能力有所不足,也能讓團隊幫忙找補回來...
當然了,這個過程中,還需要磨合一段時間,而這也是吳舟這段時間主要忙活的事情了。
相對來說,吳舟還是要更全能一些,又或者說,應該也很難找到比吳舟更全能的運營了。
李思思則是主要去“拆解”吳舟會的那些東西,將這些東西賦能給那些同事們...
在這個磨合階段,吳舟再做最後的查缺補漏,出現什麼問題,及時的提醒他們調整,以及如何調整...
在吳舟公司越來越好的時候,其他人可就沒那麼好咯...
魔都的某個“小寫字樓”裡,趙偉明此刻正在會議室裡,站在最前方的主位,他雙手撐著會議桌上,目光環伺此刻在屋裡的所有天貓超市的運營還有助理們。
此刻會議室內,安靜得可怕。
“說話啊,都啞巴了!”趙偉明朝著這些人,大聲說道,手還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一些膽子小的同事,甚至因為這一拍,嚇得一個激靈。
但這會兒沒人敢說話,因為他們也是真的沒辦法。
3、4月份,貓超這邊的業績表現真的是太差了,貓超這邊大盤是漲的,很多商家業績也是漲的,哪怕是一些混日子的中小商家,至少同比也能混一個差不離...
但他們家,作為貓超百貨類目的頭部商家...之一,今年3月份的各大在合作的品牌,總業績表現沒有增長不說,居然同比跌了7%。
然後4月份還沒結束呢,同比跌幅直接是飆升到了13%,15%,19%,截止4月底的時候,單日營收已經是同比去年暴跌了22.3%。
本來今年為了穩住那些品牌,趙偉明就出了不少血,原本還想著今年得好好撈一筆,把年前放的那些血給收回來。
哪想到,過完年到現在,才2個月而已,公司這邊居然來了這麼一出...
趙偉明如此憤怒是原因,一個公司的這些運營們,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幫著他止跌。
另一個原因則是,他“害怕”了。
業績暴跌22.3%,代表公司這邊毛利潤減少了差不多比例,但淨利潤這塊兒卻是遠不止於此,因為很多成本都是固定的。
而趙偉明這邊提前讓財務核算了一下,5月份的時候,如果僅僅隻是保持這個同比跌幅的話,那公司這邊最後的淨利潤就是直接腰斬了。
當然了,哪怕是腰斬了,趙偉明依舊還算過得滋潤。
但問題是如果再跌個20%,到時候就是虧錢了,虧錢了之後,他還做不做...
不做的話,他又要轉行去做什麼去?
去年的時候,他還可以舒舒服服地躺著“賺錢”,但現在告訴他,沒辦法躺了,賺不到錢了,他哪可能會願意...
而且年前的時候,為了續簽這些品牌,他可是大出血過一次...
“趙總,我們也沒辦法,現在好的活動資源,小二都給到魔都其優他們家了,我們這邊沒活動,日常的時候,想破價低價衝下銷量,品牌方那邊又會找過來..我們是真沒辦法了!”小紅桃劉玉倒是第一個說道,隻不過雖然說得無奈,但臉上的表情卻是很平靜,就好像在說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一樣。
其實年前的時候,他就已經不想在這邊乾了,不過他想等到拿到年終獎後再走,而公司這邊年終獎是4月的時候發工資的時候才發...
現在他年終獎已經拿到手了,所以他也算是有恃無恐了...
畢竟在職的時候,趙偉明是老板,他是員工。
但離職之後,他們都是普通人,是平等的...不再是上下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