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直接到了孟家,外屋兩個漢子正在拿豬毛刷子刷核桃。
今天在家的是老大和老三,老二出去賣果子了。
和硯台村對待核桃的方式不同,明顯這哥倆是懂行的。
他們手邊一筐是今年新下來的核桃,剛剝皮以後,需要把紋理深處的一些灰塵碎屑掃乾淨。
皮殼還是麻的,沒有光澤,這是沒盤的緣故。
隻要盤玩個小半年,基本就能呈現出玉化的包漿了。
一筐是已經盤過的核桃,豬毛刷也相對軟和短一些。
玩核桃,七分刷三分盤,不管是什麼狀態,這一步都少不了。
黃文新目光緊盯兄弟倆手裡的圓核桃,比楊嬸的歪把子品相好了不少。
個頭不夠大,估計今年下來的尖貨已經被同行們收走了。
品相卻沒說的,按照蘋果圓賣絕對沒有問題。
“老板,看核桃?”
其中一個年長些的漢子率先開口,眼神裡透著幾分渴望。
這馬上入冬,居然還能有生意上門,孟家老大正是缺錢的時候,巴不得馬上從黃文新的褲兜掏出來揣自己懷裡。
對於孟家兄弟怎麼知道他們一行人的來意,黃文新一點都不意外。
肯定是清平村的村支書通知到戶了。
“是,我聽硯台村的村支書說,咱清平村的核桃那是一絕,特意來瞧瞧。”
漢子爽朗一笑,把手裡的核桃遞過來:
“那您可算來對地方咯,我們家的核桃,打祖上就開始侍弄,年頭久著呢,品相、質地那都是拔尖兒的。”
黃文新接過核桃,上手就知道不一樣。…。。
這時,另一個漢子也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
“您要是誠心要,咱價格好商量。今年雨水足,核桃收成不錯,量管夠。”
黃文新看了一眼兩個筐,搖頭道:“不夠。”
程陽從包裡拿來了一把從榮順齋帶出來的遊標卡尺,尺子精準的卡在38cm。
玩核桃有個說法,你穿多大碼鞋,就盤多大的核桃。
如果是8月份的時節,黃文新會把尺寸卡在40,現在38也夠用。
“我隻要這麼大往上的,你看看能挑出來幾個?”
“要是有能配對兒的,小點也收。”
倆漢子對視一眼,眼裡閃過一絲光亮。
是個行家。
“咱還真有幾對兒壓箱底的絕品,配的那叫一個嚴絲合縫,紋路都跟複製粘貼似的。”
“不過是我爺爺那輩傳下來的老核桃了,不瞞你們說,這幾年我給不少人看過,不過價格一直沒給上。”
喲,黃文新心說這可來著了,哪個同行這麼地道,還給他把老核桃留著。
不會是殼都脆了,露肉那種殘次品吧。
“錢不是問題。我看看。”
哥倆火速從屋子裡拿出來了一對,擱在了掌心大小竹子編的小筐裡。
三棱獅子頭,還是異形的,包漿都是棕紅色了,好東西。
孟老大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這一對兒,少說得這個數。”
三千?黃文新皺眉,宰客是這幾個村子民風民俗是吧。
怪不得人家不要呢。
大家都是木頭,我一把算盤兩個月前賣二百一把,你一對核桃要三千??
老三一看黃文新皺眉,清了清嗓子。
“要能都拿走,一對兩百五也能談。”
黃文新被手裡的核桃硌了一下,多少?三百?
黃文新有些僵硬地指了指旁邊的大筐道:“這裡麵的核桃,你們多少賣的?”
孟老大眼神有些迷茫。
“八十啊。”
哦,那還行,八十一對,不算賤賣了啊。
說完孟老大補了一句:
“八十一斤。”
黃文新:……
三祭茶酒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