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4章 彆看現在鬨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1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0082 字 10個月前

春日裡的景色總是很伊人,無論是沿河觀柳,還是繁台踏春,皆是好去處。

人們總是能在那無儘的春色裡,感受到勃勃生機。

邀三五好友,攜一壺濁酒,席地而坐,看著春色,伴著威風,飲酒作樂,十分愜意。

壓抑了一冬的煩躁,會瞬間煙消雲散。

隻是寇季並沒有去踏春的心思,他待在府裡,享受著向嫣為他捏肩捶腿,品一品香茗,看一看滿園的春色,足以。

其實寇季也不是沒有去踏春的心思,隻是曹佾、劉亨二人皆不在汴京城,向嫣每日裡隻能在府上陪他一兩個時辰,不可能耗費一天陪他去踏春,他一個人出去踏春,有些了無生趣。

向敏中的身子骨,似乎感染上了春日裡的勃勃生機,開春以後,居然好了不少,待著向嫣,也不再催著向嫣給他添曾外孫了,向嫣也有心過去陪他一些日子。

寇季自然不能攔著向嫣儘孝。

曹佾出京去查處貪汙了。

工部推行新犁具的時候,縱然寇季做足了防止剝削的準備,依然出現了剝削的事情。

曹佾身為刑部官員,寇季的至交,自然要出麵去查處貪汙。

劉亨在安子羅返回青塘的時候,跟著安子羅一起前往了青塘。

劉美雖然隻允許劉亨給安子羅的妹妹一個妾室的身份,但劉亨卻把安子羅的妹妹當成妻室。

既然把人家姑娘當成了妻室,那麼無論是成婚前,還是成婚後,去一趟青塘,是躲不掉的。

當然了,劉亨那廝去青塘,可不僅僅是為了去青塘拜會安子羅家裡的長輩。

那廝還懷著去青塘以後,跟安子羅的妹妹舉行一場青塘人娶親時候舉辦的婚禮,要在青塘以妻室的名分娶了安子羅的妹妹。

此事,劉亨那廝是偷偷告訴寇季的,卻沒告訴其他人,包括他爹劉美。

兩個至交皆離開了汴京城,寇季跟其他人的關係又不親近,自然不願意出去。

工部在推行新犁具的同時,又相繼推出了三錠腳踏紡車等一類利國利民的物件,王雲升等工部屬官,皆在依照寇季謀劃行事,一切都安安穩穩的,並沒有遇到什麼阻礙,所以寇季也不用去工部坐衙,去處理公務。

所以寇季就懶在府上當鹹魚。

每日裡以逗熊貓為樂。

當然了,寇季清閒了,不代表汴京城裡的官員也跟著清閒了。

反而。

在寇季清閒的這段日子裡,汴京城裡大事頗多,官員們十分忙碌。

正月底的時候。

內庭傳出消息,聲稱內庭三宰有意重新製定禁令,準備將一部分朝廷的禁令,化為國法。

比如一些軍塞重地、城防布圖、軍械軍備、軍機秘聞、兵馬調遣動向一類的機密,在朝廷沒有明文昭告天下前,不許出現在任何非朝廷公文的書、信、畫、卷等當中。

朝廷原有此禁令,隻是時日一久,沒有什麼規定性的懲罰,所以被朝野上下刻意的給忘了。

如今朝廷準備將這一條禁令,列入到國法中,也給出了規定性的懲罰。

國法相應的條文,也透露了出來。

但凡在非朝廷公文中,泄露軍機大事者、泄露朝廷秘聞者、泄露朝廷明令禁止的事宜者,輕則杖三十,發配千裡,重則株連三族。

此消息一出,舉國嘩然。

一些文臣們,聽到了這個消息以後,立馬上書申辯,更有甚者挖出了此事中有寇季的影子,於是上書彈劾寇季,妖言惑眾。

還有人請出了一些借著泄露軍機大事、朝廷秘聞著書立說成名的大儒,進入到了汴京城,向寇準、王曾、李迪三人發難。

更有人請出了王曾年幼時在同裡鎮授業的恩師張震出麵,當麵駁斥王曾。

文臣們在鬨騰,讀書人也沒閒著。

一些好著書立說的讀書人,鼓動著其他讀書人,天天在汴京城裡奔走呼喊,替那些文臣們張目,大罵寇季妖言惑眾,甚至連寇準、王曾、李迪三人也罵了。

汴京城在他們的鬨騰下,變得十分熱鬨。

寇準三人在他們的鬨騰下,既沒有下狠手懲治,也沒有出麵解釋什麼,隻是任由他們去鬨。

寇準三人不解釋,也不懲治,寇季也是如此。

反正那些人就算鬨的再凶,也不可能闖到寇府裡鬨。

他們要是真的闖進了寇府裡鬨,那寇季就有理由上書朝廷,調動禁軍,將他們殺個乾淨。

當然了,寇季沒解釋、沒懲治,不代表他不記仇。

寇季在那些文臣、讀書人們鬨騰的最凶的時候,吩咐寇府的人出去了一趟,幫他收集了兩份名單。

一份是鬨事的文臣們的名單,一份是鬨事的讀書人的名單。

鬨事的文臣們的名單,寇季直接讓人丟儘了宮裡,送到了寇準的案幾上。

那些鬨事的讀書人的名單,寇季緊緊的握在了自己手裡。

寇季之所以把這份名單攥在自己手裡,那是因為,他是今科即將舉辦的春闈的副考官之一。

寇季的心意很明確。

愛鬨騰,儘管鬨騰去。

彆落在了我手裡,落在了我手裡,我就讓你們知道知道,什麼叫做大筆一揮,名落孫山。

時間進入到了二月初以後。

內庭有意將一些禁令化為國法的事情還沒有鬨騰完。

‘以人為畜’的事情跟著鬨騰了起來。

一幫子官員,以‘以人為畜,士大夫所不為’為由,借著那些正在為內庭有意把禁令化為國法的事情鬨騰的文臣、讀書人的東風,鬨騰起了此事。

一時間。

汴京城變得更加鬨騰。

寇準三人對此,置若罔聞,任由他們去鬨。

寇季亦是如此。

他們四人倒不是沒有能力處理此事。

以他們四人的身份地位,以及手段。

無論誰出手,都能解決汴京城裡那些鬨騰的文臣、讀書人們。

隻是他們誰也沒有出手。

他們就靜靜的看著那些人鬨騰。

……

時間一晃。

到了三月初。

汴京城裡鬨騰的讀書人們,在一夜之間,變了口風。

那些個罵寇季的、罵寇準的、罵王曾的、罵李迪的聲音,一夜之間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聲聲的稱讚。

讀書人們絞儘腦汁,用儘了各種華麗的詞語,把寇季、寇準四人,稱讚了一遍又一遍。

他們之前罵寇季、寇準四人有多狠,如今稱讚的就有多凶。

之所以會如此。

那是因為之前鼓動他們鬨事的那些文臣,並沒有如同許諾的那般,把寇季、李迪二人從考官的位置上拉下馬,自己取而代之。

距離春闈開科還有三日的時候。

寇季、李迪二人的考官身份,沒有任何變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