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李迪的苦心,寇季的明悟(1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9988 字 10個月前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北頌舊時光文學()”查找最新章節!

李迪抵達王宮內的正殿的時候,黑夜已經降臨,劉亨帶著人,舉著火把,打開了正殿的門戶。

當門戶打開的那一瞬間,火把照耀下,正殿內閃爍出了一片金光。

李迪腿一哆嗦,差點沒栽倒在地上。

站在李迪身旁的宦官,一個屁股蹲,跌坐在了地上。

在他們震驚的眼神中,劉亨命人徹底打開了正殿的門戶。

“這……這麼多……”

李迪等人知道寇季在沙州繳獲頗豐。

畢竟,寇季相當於在西域屠滅了一個中型的國家,搜空了一個國家的財富。

但李迪等人沒想到,居然會這麼多。

宦官去過封樁庫,他可以肯定,封樁庫裡的錢財,比這還要少一成。

李迪經常光顧國庫,他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國庫存錢最多的時候,也抵不上這裡麵錢財的十分之一。

李迪、宦官二人,跌跌撞撞的進入到了正殿中。

直到次日,豔陽高照的時候,才瞪著眼愣愣的從裡麵出來。

宦官出來了以後,一頭栽倒在地上,昏睡了過去。

李迪則紅著眼珠子,找到了偏殿裡,正捧著家書一個字一個字看的寇季。

李迪踉蹌著進了偏殿以後,寇季嚇了一跳,趕緊起身迎上前,扶著李迪坐下。

李迪在寇季扶著自己的時候,一把抓住了寇季的胳膊,聲音顫抖的問道:“裡麵的錢財,可是此次西域之行繳獲的全部?”

寇季愣了一下,搖頭道:“不是……依照朝廷的規矩,有三成已經當作賞賜分發了下去。此外,朱能、李昭亮、楊文廣等人率軍出擊以後,所繳獲的牛羊、馬匹、錢財,還沒有送到沙州城。”

李迪追問道:“將士們和民夫們已經賞賜過了?”

寇季點頭。

李迪繼續道:“這麼說……正殿內存放的錢財,全是朝廷的?”

寇季再次點頭。

李迪振奮的握起了拳頭,“有了這一筆錢財,國庫就再也不用空虛下去了。一些朝廷需要錢財才能推行下去的政令,終於不用耽擱了。”

寇季撇撇嘴,小聲的嘀咕了一句,“大宋從來就沒窮過,窮的隻是國庫……”

李迪就像是沒聽到寇季的話一樣,激動的道:“得儘快將這些錢財運送回去,解朝廷燃眉之急。”

寇季果斷搖頭道:“不行……”

李迪瞪著寇季,質問道:“為何?”

寇季認真的道:“如此龐大的錢財,從青塘一線運回去,難保青塘不起歹心。保險起見,我們隻能等朝廷的兵馬拿下了整個河西,控製了整個河西以後,再將它們運送回去。

如此,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李迪聽完了寇季的話,趕忙點頭道:“對,你說的對,如此龐大的錢財運輸,彆人自然是信不過,隻能相信我們自己。

你鼓動朱能、李昭亮二人率領大軍去攻打瓜州等地,是不是也是這個目的。”

寇季沉吟道:“這隻是捎帶的目的。更重要的目的是整個河西。我大宋需要河西。”

李迪思量道:“城外的那些良田?”

寇季沉聲道:“良田隻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留在河西。確保我們留在河西的人能夠自給自足。確保我們留在河西的將士,不再因為缺糧而餓死。

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必須拿下河西,讓河西成為我大宋的牧馬地。

隻要我大宋有了河西這塊牧馬地。

以後麵對西夏的騎兵、遼國的騎兵,就不用再束手束腳。

圖謀燕雲,就不再是奢望。”

李迪聽到這話,站在原地冷靜的思量了許久,才緩緩開口道:“沒想到你會想的這麼深遠。你說的沒錯,有了河西的財富,有了河西的良田,有了河西的良馬,我大宋圖燕雲,就不再是奢望。

你既然已經有了決定,那老夫就不會再乾涉你的決定。

你需要老夫做什麼,隻管吩咐就行。

此外,你發往汴京城的一切文書,都可以先交給老夫過目。”

寇季愣了一下,疑問道:“為何?”

李迪正色道:“你在西域做的很多事,已經違背了朝廷不少做事的規矩。滿朝文武在不了解詳情的情況下,一定會彈劾你。

你的仕途還很長,不能因此被彈劾的罷官。

老夫的仕途已經走完了,所以老夫不怕被彈劾。

你的文書,經過了老夫之手,加蓋了官家賜給老夫的印璽,遞回了朝廷,百官們就會認為,那是老夫的意思。

他們要彈劾,也會彈劾老夫,而不是彈劾你。

你可以放開了手腳在西域做事。

一切的罵名、彈劾,老夫可以幫你一力擋下。”

寇季沉聲道:“所以您攔下了我遞給朝廷的文書,也攔下了朝廷遞給我的文書,其目的就是打算在中間插一杠子,幫我攬下所有的麻煩。”

李迪毫不猶豫的點頭。

寇季臉色一沉,鄭重道:“以您現在的身份地位,攬下了這些麻煩,下場可能不會太好。您為什麼要這麼做?”

寇季好歹是官家的心腹,又有一位已經成為了聖賢的祖父。

隻要他不造反,無論惹下多大的麻煩,朝廷都不會處死他。

李迪就不同了,他已經脫離了中樞,已經失去了權柄,幫寇季攬下所有的麻煩,很有可能會在百官們的彈劾下,丟掉身上僅存的寄祿官,再進一步的話,很有可能會丟掉性命。

畢竟,李迪在離開中樞的時候,可是背著罵名離開的。

如今趙禎尚沒有幫他洗去罵名,他還背著那個禍國殃民的名聲。

李迪臉上浮起了一絲笑意,道:“為了百姓,為了燕雲。”

寇季一臉疑惑。

李迪笑道:“朝堂上真正為百姓做事,為百姓謀福的人不多,你就是其中之一。朝堂上有能力謀劃燕雲,有希望拿回燕雲的,也隻有你。

你能富國,也能強兵。

雖不通兵事,卻能打出驚天大勝。

隻要你一直屹立在朝堂上,我們就有收複燕雲的希望。”

頓了頓,李迪臉上的笑容一斂,抓緊了寇季的手臂,道:“你要是離開了朝堂,那朝廷恐怕再也沒有收複燕雲的希望。”

寇季聽到這話,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不由的想起了陸遊的那首詩。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想必陸遊在做這首詩的時候,心情應該跟李迪差不多吧。

隻是李迪看得見希望,而陸遊卻看不到希望。

李迪或許能在生前,就看到王師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壯舉。

而陸遊,直至死後,埋進了土裡,屍骸腐爛成塵埃,也看不到王師北定中原的那一日。

寇季大概明白了一些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