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年紀不大,需要借助強兵不斷的建功立業,所以他更追求手下將士的強弱。
整合了晉寧軍和綏德軍以後。
寇季又整合了折家所在的西北地的其他零零散散的團練、鄉兵,將他們編排到了一起,彙同坐鎮在寧邊州、東勝縣的那一萬多小部族兵馬,編為一軍,取名寧邊軍。
起初那些小部族的頭人們還不願意答應。
但當寇季許諾,每年可以讓他們其中一戶人,遷入到汴京城過活以後,他們全都答應了。
人都是自私的。
那些小部族的頭人自然也不例外。
可以脫離西北這個四戰之地,去汴京城裡安安穩穩的享福,沒人不願意。
特彆是他們在大宋境內待久了以後,對去汴京城內生活就更加向往了。
寇季答應了每年都允許他們其中一戶人遷入到汴京城。
那就是說,現在的族長一家離開了。
下一任族長一家在一年後也能離開。
如此往複,要不了多久,所有小部族中的管事的,都能去汴京城居住。
頭人們的以後,以及小部族的各大管事們的以後,有了保障,他們沒理由不答應寇季。
至於族人們?
他們豈會在乎族人們的想法?
真在乎族人們的想法,那是族中的賢者,而不是族中的族長。
寇季將西北的亂糟糟的兵馬梳理了一遍後,將地方政務扔給了王雲升,他帶著劉亨、楊家老太君、陸銘,以及折家軍,趕往了折家所在的府州。
一行人趕了數日路,抵達了府州。
路過府州關卡的時候,被人擋了下來。
“我家將軍有令,大戰期間,任何人不得擅闖府州!”
攔下寇季一行的是府州境內的折家軍將士。
“折家軍也不行?”
折家軍校尉黑著臉,走上前質問。
攔路的折家軍將士冷冰冰的道:“折家軍如今大部分在府州,境外的折家軍,隻有銀州的一部分。如果你們能拿出相應的文書,證明你們是銀州坐鎮的那一部分折家軍,我自然會放你們進去。”
折家軍校尉聞言,一臉陰沉。
折家現任家主折繼宣,下達了什麼命令,已經不言而喻了。
他下達了驅逐令,驅逐了這些跟著楊家老太君離開的折家軍。
折家軍校尉盯著攔路的折家軍將士,咬牙切齒的道:“我為折家軍效力十二年,從沒見過你們。你們是那個校尉麾下的?
叫你們校尉出來,我要當麵問問他,為何不許我們回家?”
攔路的折家軍將士盯著折家軍校尉,冷聲道:“將軍的命令,我們隻能遵從,不能違背。”
折家軍校尉渾身一震,氣的直哆嗦。
跟隨在他身後的那些折家軍將士,也氣的直哆嗦。
他們中間為折家效力最多的,已經超過了二十年,最短的也有五年。
他們對折家,既有功勞,也有苦勞。
可如今折繼宣如此對他們,讓他們十分痛心。
楊家老太君掀著馬車的簾子,將關卡發生的一幕,全部都看在了眼裡。
她是又驚又怒。
她很想當著折繼宣的麵,問折繼宣一句,你知不知道你在乾什麼?
你這麼做,是彰顯了你的威風。
可你一個無才無德之人,要威風有個屁用?
你是威風了,可折家的根基卻被你挖去了一半。
折家能雄踞西北,你真以為是你祖父、父親、叔伯等人的功勞?
若是沒有府州上上下下百姓們默默無聞的支持,默默無聞的付出,折家憑什麼雄踞西北?
是他們祖祖輩輩用性命,幫折家搭起了一座雄踞西北的天梯。
如今你卻在鋸斷天梯。
你看似驅逐了一些不同話的折家軍將士。
實際上驅逐的是人心。
“把路讓開,讓老身過去!”
楊家老太君可以不在乎折繼宣,可她卻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折繼宣挖斷折家的根基。
楊家老太君在馬車上冷聲喝斥。
攔路的折家軍將士瞥了他一眼,略微沉吟了一下,對楊家老太君道:“將軍有令,楊夫人年事已高,不變舟車勞頓,還是儘快回汴京城的楊府內歇下才好。”
“楊夫人?!”
楊家老太君臉色煞白,跌坐進了馬車裡。
“哎……”
寇季長歎了一聲,策馬上前。
盯著攔路的折家軍將士,不重不輕的道:“折繼宣還真是霸道!把路讓開!”
攔路的折家軍將士盯著寇季瞥了一眼,冷聲道:“將軍有令,沒有他的命令,誰也不許進府州。”
寇季目光一冷,“我手持天子劍,便是皇宮大內,也能隨意走動,更何況一個區區府州。折家攔著我,跟攔著官家有什麼區彆?
折家身為大宋之臣,在大宋境內攔著官家,想做什麼?想造反嗎?”
攔路的折家軍將士聞言,臉色一變。
他再無剛才的高冷,快速的彎下腰,向寇季一禮,“卑職參見天使!”
寇季冷冷的道:“把路讓開!”
攔路的折家軍將士直起腰,苦著臉對寇季道:“回天使,不是卑職不願,而是將軍下了死命令,卑職也不敢違背。
天使在此處稍等,卑職這就派人回去稟告我家將軍。”
攔路的折家軍將士麵對折家軍校尉可以不卑不亢,麵對楊家老太君,也可以不卑不亢,但是麵對寇季,他卻不敢不卑不亢。
折家還沒想過造反,自然不敢為難寇季。
折繼宣隻是吩咐他們攔著前去馳援屈野川的折家軍將士和楊家老太君,可沒說讓他們攔著寇季。
但也沒說不攔。
折繼宣下了軍令,攔路的折家軍將士必須派人回去請示。
寇季卻沒有給攔路的折家軍將士派人回去稟報的機會,他盯著攔路的折家軍將士,冷聲道:“大宋境內,誰有資格攔下官家的腳步?
官家要去什麼地方,何須向他人通稟?
要麼把路讓開,要麼我帶人殺進去。
折家軍要是真有能耐,儘管斬我好了。”
寇季根本沒給攔路的折家軍將士反應的機會,回頭對身後的講武堂學生、兩百鐵騎侍衛、一乾寇府仆從,以及一萬的青塘勇士下令。
“正所謂,主辱臣死。如今在我大宋境內,有人不尊官家,我願以命相搏。爾等若是貪生怕死,隻管退去。若是有膽,隨我殺進去!”
“拿槍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