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沒有理會他,甚至都沒有讓武德司的探子當中說出這些人都乾了些什麼。
寇季隻是對著那些求饒的將士們冷冷的道:“你們記住,你們之所以會死,全是因為你們校尉是個蠢貨!”
此話一出。
那些守俘虜營的將士們齊齊看向了為首的將士。
為首的將士依舊一言不發。
他知道他死定了,所以求饒沒用。
他也不想求饒,不想服軟。
因為他不想讓人覺得他軟弱。
“拉下去,砍了!”
寇季冷冷的吩咐了一聲。
當親從官帶著人將守俘虜營的將士們架起來以後,他們終於崩潰了。
他們紛紛指著為首的將士破口大罵。
為首的將士咬著牙,猛然抬起頭,指著那些正跪在地上的守糧草的將士,“我們之所以失職,是因為他們送了酒給我們。
我們得死,他們也得死。”
寇季冷哼了一聲,“他們能活,因為他們知道主動認錯。”
為首的將士終於繃不住了,他盯著寇季怒吼道:“酒是他們給我們的,讓我們犯錯的是他們,為什麼我們得死,他們卻能活?!
為什麼?!”
寇季冷笑道:“你真以為我會因為一倉的糧食,斬了你們?留著你們,你們可以幫我搶十倉,殺了你們,我什麼也得不到。
我這個人,對自己人很少趕儘殺絕。
隻要知錯能改,我都會給你們一個活命的機會。
可他們認錯了,我到了以後,他們立馬出現在我麵前,承認了錯誤。
你呢?
你先是派人去同僚處每人借了百十個俘虜,湊夠了三千,彌補了你俘虜營中的缺陷。
然後就假裝什麼也沒發生過。
若不是有人提早將你的舉動報給了我,讓我知道了內情,並挖出了你,你恐怕什麼也不會認。
你這樣的人,我容不下。
我手底下也不會留。”
“拉出去砍了!”
寇季再次吩咐。
親從官拖著那人離開了寇季麵前,那人歇斯底裡的在大喊,“明明從頭到尾都是他們的錯,為什麼他們不用死?!為什麼他們不用死?!”
寇季卻沒有搭理他。
守俘虜營的將士被拖上了斷頭台以後,沒過多久就傳來了慘叫聲和絕望的嘶吼聲。
寇季就像是什麼也沒聽到一樣,盯著跪在地上的將士冷聲道:“我剛才的話你們也聽到了,但彆高興的太早。
有時候死了遠比活著舒服。
你們守的糧食是五萬人三日的口糧。
我要你們去戰場上奪五萬人三日的口糧。
而且還要砍夠你們同等數量的腦袋,以及那些守俘虜營的將士們同等數量的腦袋。”
跪在地上的將士齊齊垂下了腦袋,聲音沉重的應了一聲。
“你們隻有半個月時間……還有……”
寇季目視著所有將士,擲地有聲的道:“我大宋將士,隻能站著死,絕對不跪著生。以後再讓我發現,有人動不動就跪,我就打斷他的腿,將他貶為罪民籍,讓他跪一輩子。”
此話一出,跪在地上的將士齊齊站起了身,再次應答了一聲。
寇季吩咐身後的武德司探子,“帶他們去追朱能的隊伍,讓朱能督促著他們殺敵。”
武德司的人答應了一聲。
寇季不在搭理他們,而是帶著自己的人,踏著血水,邁步到了炭山城內最大的一處府邸。
到了府邸內,小小的休息了一下後。
寇季取了紙筆,寫了一道禁酒令,吩咐人快速的送到了各軍當中。
寇季禁酒令送出去沒多久以後,一個青年,捧著一卷文書,匆匆進了正堂。
“先生,下官已經統計了炭山城裡的糧食和牛羊,數量並沒有您想象的那麼多。”
青年進了正堂以後,快速的向寇季稟報。
寇季沉聲問道:“此次我們帶出來的俘虜有兩百七十萬,除去了分到京南道和西北路的以外,還剩下八十萬左右。
炭山城的糧食夠八十萬百姓吃多久。”
“每天吃點稀的,能吃大半個月。”
青年回答。
寇季沉吟了一下,問道:“你有辦法幫他們弄到更多的糧食嗎?”
青年果斷道:“沒有!”
寇季一愣,有些意外的道:“你還是我認識的那個蘇洵嗎?”
蘇洵翻了個白眼道:“那可是八十萬人,不是八個人。每天消耗的糧食數以萬計。現在已經入了深秋,此地又嚴寒,根本沒辦法耕種。
要養他們的話,至少要養到明年夏收的時候。
所消耗的糧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學生可沒那個能耐。”
寇季質問道:“我要是強加給你呢?”
蘇洵無奈的道:“那學生就隻能辭官了。反正我現在也不像是個官,自己治下的地方恐怕早已亂成了一團,朝廷問責的時候,我肯定是跑不了,還不如儘早辭了。”
寇季瞥了蘇洵一眼,“一個儒州知州而已,能有跟在我身邊有錢途?”
蘇洵沒好氣的道:“儒州如今有民六萬八千四百三十二人,俘虜二十三萬零五千。學生以民禦俘,省去了很多麻煩。
隻要學生照著韓琦等人在河西的做法,幫助百姓耕種、發家。
隻要那些俘虜不鬨事,任期一滿,我鐵定能撈足功勞升官。
您把學生從儒州拽出來,也沒給學生一個身份,就讓學生跟在您身邊瞎混。
學生要是混不出個什麼,再丟了儒州知州,那學生就虧大了。”
蘇洵以前就是一頭倔驢,而且鋒芒畢露。
在跟韓琦等人相處了許多時間,又經曆了官場磨礪以後,多多少少少了一些棱角。
隻是骨子裡的一些東西依舊難以抹滅。
比如他的性格。
旁人見到了寇季,那都是畢恭畢敬的。
也隻有他敢在寇季麵前如此大大咧咧的說話。
寇季瞥了蘇洵一眼,道:“我既然敢把你從儒州拽出來,自然就能保證你的仕途。”
蘇洵聽到了此話,笑著道:“那先生準備給學生謀一個幾品官?太小了可對不起您的身份?”
寇季笑眯眯的道:“一個知府,對不對得起我的身份?”
“知府?!”
蘇洵一驚,“學生何德何能?能擔當得起知府的重任?”
在大宋推行了路改府製以後,知府品階是從三品和正四品。
具體是從三品還是正四品,主要看資曆,看治下的府的大小和繁華程度。
蘇洵現在隻是一個知州。
彆看知州和知府是上下級,就以為中間沒有差距。
事實上知府和知州中間的差距十分大。
知州分彆是從五品到從六品。
具體看轄下的州大小、民多寡,以及附屬程度。
蘇洵這個儒州知州,隻是其中最小的從六品。
寇季一下子要將蘇洵擢升到知府的地步中間的跨度不是一般的大。
由不得蘇洵不吃驚。
寇季見蘇洵一臉驚愕,笑著問道:“怎麼?不敢?”
蘇洵哭笑不得的道:“學生今歲才十九,出任一府知府,學生怕被朝堂上的文武給彈劾死。
先生您也會跟著挨罵。”
寇季笑著道:“如今遼地百廢待興,破例擢升你為一府知府,就算朝堂上的人知道了,也不會說什麼。
所以你大可放心,不會有人彈劾你。”
蘇洵舔了舔嘴角,有點心動,但還是搖了搖頭,“學生才疏學淺,難堪大任。”
遼地如今可不是什麼好地方。
寇季敢破格提拔他,就說明要將重擔交給他。
他資曆有限,可擔當不起大任。
寇季似乎沒聽到蘇洵的話,自顧自的道:“回頭我會奏請朝廷,將遼國京東道改為渤海府。
你就暫時去渤海府,出任兩任知府。
兩任知府過後,你的資曆什麼的都有了,也就對得起正四品的職位了。
到時候你再調動,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蘇洵聽到此話,臉色一變,苦淒淒的道:“先生,您這不是亂來嗎?”
寇季繼續道:“分派到渤海府的俘虜有七十萬左右。你去了渤海府以後,首要的任務就是,養活那七十萬人。”
蘇洵臉色更苦,“先生,您還是宰了我吧。”
寇季瞥了蘇洵一眼,道:“渤海府臨海,隻要你動點頭腦,從海裡弄一些海產上來,養那些俘虜一輩子也不成問題。
此外,我將地方兵發會了原籍以後,還餘下了不少糧食,到時候可以分派一部分給你。
確保你渤海府的人整個冬日都有糧食吃。
狄青在渤海府征戰繳獲到了糧食,也可以分你一部分。
馬匹可以全部歸你。
這下你放心了吧?”
蘇洵吞吞吐吐的道:“我……我能不去嗎?”
寇季果斷的道:“不能!”
蘇洵臉上一暗,擺出了一副上殺場的神情,“我能提一個條件嗎?”
寇季沉吟了一下,“不太過分的話,我可以考慮。”
蘇洵趕忙道:“能不能將包拯派遣給我當副手?”
“包拯?!”
寇季一愣,疑問道:“他孝期過了?”
蘇洵答道:“還有半個月。”
寇季點了點頭道:“我會派人去廬州召他過來。”
蘇洵長出了一口氣道:“有包拯幫忙,還不算太壞。”:,,,,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