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8章 王不可辱(1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16680 字 10個月前

,最快更新北頌最新章節!

“我該走了……”

這是朱能見到寇季說的第一句話,裡麵充滿了唏噓和不舍。

寇季請朱能坐下,疑問道:“西伊有變?”

朱能搖頭。

寇季狐疑的道:“那你為何急著離開?”

朱能長歎了一聲道:“官家在下旨冊封了曹瑋為王以後,曹家的人當即就離開了汴京城,趕往了流求。我們封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數月了。

已經有人彈劾我們了。

再不離開,就說不過去了。

戶部已經派人到我府上走了好幾趟了。

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清點我朱府的田產了。”

寇季皺了皺眉頭道:“戶部一直都是這樣。”

朱能失笑道:“準確的說,朝堂上所有衙門都一樣。收錢的時候一個比一個快,派錢的時候一個比一個慢。”

寇季點了一下頭。

朱能盯著寇季問道:“此去西伊,你有什麼要交代的?”

寇季瞥了朱能一眼,疑問道:“你馬上就是一地之主了,遇事還要請叫我?”

朱能笑著道:“跟著你有肉吃。”

寇季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

朱能盯著寇季笑道:“你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你朱家叔叔我和我治下的百姓餓肚子吧?”

寇季感歎道:“該說的,之前不都跟你說了嗎?”

朱能笑著道:“我還想知道的再多一點。咱們可是自家人,你得區彆對待。”

寇季搖頭苦笑了一聲。

“罷了,就再跟你多說說。你到了西伊以後,先派人去一趟黑汗國。我聽說黑汗國如今已經完全被格格巫掌握。

你派人去告訴他,讓他將承諾我的東西,儘快兌現了。

他若是答應兌現承諾,那一段時間內你的封地不會有任何麻煩。

他若是不答應兌現承諾,那一段時間內,你的封地應該都不會平靜。

不過你也不需要擔心。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跑到了安全的地方以後,就將此事上奏給朝廷。

到時候朝廷會派遣大軍去找他為我們討回一個公道。”

朱能聽完了寇季的話,沉聲道:“萬兵馬還威脅不到我。”

寇季失笑道:“黑汗國動兵,什麼時候低於過十萬?你彆看他們人少,他們國中的男丁,在戰時,幾乎全是兵卒。

所以你一旦碰到了他們,能打就打,打不過就彆死扛。”

朱能皺眉道:“一群烏合之眾而已。”

寇季點頭道:“對方是烏合之眾沒錯。可你手裡並沒有足夠的兵馬應對啊?”

朱能沉聲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寇季笑著道:“你也不用太擔心。你背後站著的可是大宋,他要動你,就等於是動大宋。

所以他在動你之前,必須得考慮能不能承受住大宋的兵鋒。”

朱能緊皺著眉頭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剛才說了他會動我,現在又說他不敢動我。”

寇季坦言道:“他不敢明著動你,但不代表他不會耍什麼小動作。我現在將利弊告訴你,隻是讓你小心提防著此人。”

朱能沉吟著點頭道:“明白了……”

寇季繼續道:“你到了西伊以後,可以派人跟元山交流交流。學一學他是如何在西域立足的,也學一學他是如何讓治下的地方富裕起來的。”

“他肯跟我交流?”

“我會派人給他送一封信過去。”

“那就好……”

朱能長出了一口氣。

去了西域,有人照應,有人指點,自然比他自己摸索著治理更快、更好。

寇季笑著又道:“你也可以派人去請教李迪。”

朱能一臉意外的道:“李迪肯教我?”

李迪是什麼人,那可是擔任過同中書平章事的。

也是一手締造了河西大糧倉的人。

他治理的河西,遠比周遭其他地方都富庶。

有李迪指導,朱能儘快的讓封地富起來的把握會更大。

寇季聽到了朱能的疑問,笑著道:“李迪如今唯一的心思就是讓河西繁榮起來。所以你隻要給他足夠的好處,他一定會教你。

不過你在跟李迪交涉的時候,最好小心一點。

彆回頭沒學到東西,反倒被李迪給算計了。”

一聽這話。

朱能幾乎毫不猶豫的開口,“那我還是去找元山吧。”

寇季失笑道:“你這麼怕李迪?”

朱能坦言道:“論心眼,我可不是他的對手。”

寇季笑著搖了搖頭。

朱能緩緩起身,對著寇季抱起了拳頭,“賢侄,我就先走一步了。”

寇季起身,回禮道:“此去西伊,一定要保重。必要的時候可以派人到汴京城求救,到時候我一定會出手幫忙的。”

朱能重重的點頭,道:“賢侄,我這個當叔叔的雖然貪了一些。但對你和寇公的心意沒有變過。

他日你若是需要,隻要招呼一聲。

我和我的人,都供你驅使。”

這是朱能對寇季的承諾,一個十分重的承諾。

朱能答應願意被寇季驅使,可是沒有條件的。

沒有條件就意味著朱能願意帶著他的人幫寇季做任何事。

“我記下了,朱家叔叔……”

“告辭!”

“保重!”

“……”

朱能收回了拳頭,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寇府。

武人和文人的差彆很大。

文人道彆,送了一程又一程。

武人道彆,十分乾脆。

一個眼神,一句話足以。

此一去,即便是永彆,他們也不會有半分猶豫。

寇季沒有相送,就站在寇府的院子裡,眼睜睜的看著朱能離開了寇府。

朱能走後沒多久。

高處恭悄無聲息的摸到了寇府,跟寇季見了一麵,道了個彆。

高處恭詢問,以後高氏的路該怎麼走,寇季隻給了兩個字。

“往北!”

高處恭在得到了答案以後,道了一聲謝,離開了寇府。

高處恭走了沒多久。

種世衡也出現在了寇季府上。

種世衡什麼也沒有問,什麼也沒有說,隻是陪著寇季喝了一會兒茶,道了一聲彆。

聰明人就是聰明人。

他知道他要是詢問寇季以後東陽發展之路的話,寇季不會說什麼實質性的東西,所以他就什麼也沒有問。

隻是陪著寇季喝茶,跟寇季道彆。

維護了一下他們之間的友情。

種世衡在寇府坐了沒多久就離開了。

次日。

種世衡向戶部衙門交割了種府的產業,帶著種氏一大家子人,以及他招攬的人和一些部曲、舊部,離開了汴京城。

種世衡是最後一個到寇府上跟寇季道彆的。

卻是第一個離開汴京城的。

種世衡離開的時候,寇季到了城門樓子上相送了一程。

下城門樓子的時候,隻說了一句話。

“自此大宋再無種家將……也不知道此舉是對還是錯……”

種世衡走了以後沒兩日。

高處恭也向戶部交割了高府的產業,帶著高氏一大家子離開了汴京城。

高處恭走後,便是朱能。

在整個過程中,汴京城裡所有的人都處在離彆的悲傷當中。

種世衡、朱能、高處恭三個人沒寇準那麼大威望,不可能讓汴京城近半數的人給他們送行。

但是他們帶走的人不少。

裡麵有不少跟汴京城其他人沾親帶故的。

如此一來,汴京城自然就籠罩在了離彆的悲傷當中。

滿朝文武在這一段時間內,也處在了送行當中。

送完了這個,送那個。

朝野上下。

唯一有歡笑的地方,大概就是戶部。

因為隨著高處恭、朱能、種世衡三人離京,他們的不能移動的家產,自然就留下了。

趙禎吃了大頭,他們也跟著吃了小頭。

三家家底都十分豐厚,所以即便是一些湯湯水水,也讓戶部吃的滿嘴流油。

就在汴京城所有人等著劉亨和寇季離京的時候。

劉亨孤身前往了皇宮,請求趙禎將他的王位傳給他兒子劉伯敘。

趙禎不允,呂夷簡和王曾也不答應。

劉亨就跪在了資事堂前。

劉亨一跪,此事立馬傳揚的人儘皆知。

汴京城瞬間轟動了。

大宋朝出一個不貪戀權位的寇準,出一個不貪戀權位的寇季,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如今劉亨也是如此。

轟動自然更大。

隻是跟寇氏祖孫好評如潮不同。

劉亨此舉,有人讚揚,有人斥責。

為何會有人斥責呢?

因為他們自慚形愧。

寇準和寇季二人不貪婪權位,那是因為他們沒辦法貪了。

再加上他們祖孫二人功勞都大的讓人難以企及。

所以寇準和寇季二人做出了什麼高尚的事情,都會被人讚揚。

劉亨就不同。

劉亨還沒到功勞大的沒邊的時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