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土豆和番薯為什麼沒有推廣?(2 / 2)

和珅最看不得有和自己比了,尤其是在自己拍馬屁的時候,“這算什麼,我手裡有紅薯和土豆,這兩種作物不上肥每畝地能產四五百斤,如果上了肥,那都是千斤起步的作物,如果是上等的肥田,產量能達到兩千斤以上!”

彆看那麼多人都在說土豆和紅薯的產量有多高。

這些說法都是現代的高產良種和施用化肥才有的糧食產量。

土豆和紅薯的原始品種,在不使用肥料的時候,畝產也就是四五百斤,隻不過南北美洲的肥田太多,所以才有了八九百斤的產量。

在清朝的時候土豆才374市斤/市畝,而紅薯的畝產量在500至1500斤之間。這個數字是根據當年的氣候條件、土地管理以及種植技術的優劣上下波動的,不過這倆種糧食並不是什麼主食。

在清朝真正的主食還是米麥,在清朝水稻的平均畝產在220公斤,在南方平均畝產都在300公斤以上,少量的肥田更是達到了400公斤,至於小麥的畝產大概是在一百斤左右了,這種糧食的產量一直都在百斤左右盤旋。

不過即便如此,清朝也沒有把土豆和紅薯當作主糧。

這兩種作物都是救饑糧,而不是什麼主糧,因為踢斛淋尖能掉下來的隻有小麥和水稻,隻有這種可以被踢斛淋尖的糧食才是主糧。

這也是古代剝削製度下的結果,不是最優,但是最適合剝削。

因為不適合進行踢斛淋尖,也就不適合土地兼備,所以這種東西即便是傳人了中原,也不會被人告訴皇帝,即便是告訴了,也會告訴皇帝這不是合適的作物,而是觀賞作物,或者價格昂貴的作物。

總之不會讓底層推廣的,地主沒有良心可言,他們如果講了良心,那就意味著你的土地要被他兼並了。

這些李瑛都知道,雖然他沒見過這些事情,但是他了解到的知識會讓他明白這些事情。

“和珅,那東西拿出來了,你敢用嗎?土豆和番薯可不適合踢斛淋尖呐,在底層不能踢斛淋尖的作物是沒法推廣的。”

“不是有軍屯和民屯嗎?普通人不好推廣,軍屯民屯,還不好推廣嗎?一個是行政命令,一個是軍事命令,有誰敢攔?”

和珅也是能耍狠的一個敢給災民吃麩糠的貪官,該耍狠的時候他自然知道該如何耍狠。

底層那些收稅的小吏是需要替斛淋尖行盤剝的,所以在古代土豆和番薯沒有被推廣的原因不是朝廷不給力,而是這些官吏不給力。

人已成球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