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剛才這名太醫開口的時候,魏武就知道他問到點子上了。
若說古代死人最多的疾病排行,炎症絕對是能夠穩占前三的存在。
雖然中醫有各種藥方,也有相當豐富的神奇手段。
但歸根結底,它的那些藥物,不是衝著細菌病毒這種微生物去的。
底層理論是通過藥物去調節身體,讓身體本身去對抗疾病。
用蟑螂來打個比喻,古代中藥是根據蟑螂的生活習慣去改變家的環境。
比如把潮濕的環境,臟亂差的環境改變一下,蟑螂就消失了。
現代藥物是用一瓶敵敵畏直接毒殺,但這個毒殺也有限。
比如說感冒,感冒實際上也是炎症,鼻腔或咽喉發炎,俗稱上呼吸道感染。
百分之八十的病毒性感冒,人類其實是對它束手無策的。
藥物隻是緩解身體的不適不是滅殺病原體,是靠著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自愈。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是細菌性感冒,可以使用抗生素。
人體很強大,但也很弱小,有時候就算有中藥調理,也沒辦法對抗所有炎症。
這時候就需要一些現代藥物,彌補這方麵的缺陷。
而魏武說的這三種,都是對炎症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
然而對這些太醫來說,這三個藥物他們隻能說是既熟悉又陌生。
大蒜他們知道,加上個素字就不懂了,楊柳他們也知道,加個酸字就懵逼了。
最後青黴素的青黴他們也明白,同樣的道理,加個素就歇菜了。
就在太醫們準備開口繼續詢問之時,徐太醫先一步開口了。
“長樂伯,你說的這三種藥物,是否就是從它們名稱所代表之物中提取?”
“沒錯!”
魏武點點頭心中暗讚:難怪人家能當太醫令,這抓關鍵點的能力就是強。
得到魏武的肯定答案,徐太醫再次開口說道:
“那能否請長樂伯細說此中門道與技巧?”
“自無不可。”
給出肯定的回答後,魏武又繼續說道:
“我就從楊柳酸開始說吧!柳樹的嫩枝和樹皮之中含有一種叫水楊酸的物質。”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放在水裡煮,將其煮沸過濾就得到水楊酸溶液,有止痛消炎之效。”
魏武這邊剛說完,徐太醫立刻就點頭接過話茬。
“然也,神農本草經記載,柳之根、皮、枝、葉均可入藥,有祛痰明目,清熱解毒之效!”
說完徐太醫又再次看向魏武詢問。
“那大蒜素,是否也是將大蒜放入水中煮沸即可提取?”
“不是。”
魏武搖了搖頭否定,隨後開口解釋。
“新鮮的大蒜不含大蒜素,需要先將其碾碎靜置一炷香時間,然後加水放入蒸餾容器內。”
“徐太醫應該對釀酒有一些了解吧!沒錯,就是和提取酒液的方式一樣,蒸餾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