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注意的是,蒸餾時的溫度不可過高,隻能以七成到七成半的沸水熱度才行。”
“通過蒸餾冷凝出來的金黃色液體便是大蒜素,此藥內服是最好但亦可外敷。”
說到這裡,魏武剛要繼續說青黴素,但突然想起兩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了,大蒜素的存放時間不長,常溫環境下超過兩個時辰,藥效就會消失。”
“不過在寒冷但不結冰的環境下可以長時間保存,隻是具體時間我也不是很了解。”
“對了,大蒜素的用量需要注意精準,一日三次,每次份量不得超過一厘。”
(明朝一兩以下重量單位是十進製,一兩十錢,一錢十分,一分十厘,一兩=37.3克。)
聽到魏武說的份量,太醫們隻覺得頭皮一陣發麻,這麼小的份量可不好控製。
但就在這個時候,徐太醫一句話卻點醒了他們。
“份量倒是簡單,服藥之時隻需用筷子沾一滴水,差不多應該就有這個份量了。”
說完徐太醫又看著魏武,雖然沒說話,但魏武也明白他在等後續。
“青黴素的製取更加複雜,主要就是從發黴的食物上提取黴菌,必須得是青黴。”
“然後煮一鍋牛肉湯,加入蹄筋不加調料,等它涼了凝固成肉凍用陶碗分裝起來。”
“再用蒸煮過的木棍,從口中上齶獲取一些微生物菌群,將它們放在那些肉凍上。”
“之後從水果食物上收集青黴菌,將這些黴菌也放置在肉凍上,靜置七日左右。”
說到這裡魏武停頓了一會,也是為了方便那些太醫記錄下來。
等到感覺差不多了他才又繼續開口說道:
“肉凍是培養微生物的養分,也可以用大米磨汁加上山芋煮出來的汁液混合。”
“接著需要準備過濾物品,將硬木或是果殼放進有氣孔的金屬容器,用明火乾燒。”
“直到不再冒煙就得到木炭,這種叫活性
炭,將其研磨風乾就能用來進行過濾。”
再次停頓了大概十秒鐘左右,魏武又繼續說道:
“取一些棉花和瓦罐,用棉花先將培養液過濾一次,再以三倍菜油加入瓦罐。”
“攪拌至瓦罐中的液體出現三層,上麵兩層可以丟棄,隻留最下麵一層的水。”
“用製作好的活性炭粉攪拌,再加入少量蒸餾過的水,而後加入酸性水再加堿性水。”
“酸性水用醋勾兌即可,比例你們自己驗證,至於堿性水,用海草煮汁就能獲得。”
“同樣,這種藥物每次服用份量有限,大概半錢即可,哦對了,所用器皿全要沸水蒸煮一炷香時間。”
終於將三種藥物的製取方法說完,魏武嗓子都要說乾了。
也得虧是他喜歡穿越小說,專門關注了某個專門講這些東西的博主。
要不然真讓他說也說不出這麼多東西。
然而,就在魏武以為一切都搞定,可以找徐太醫索要藥物的時候。
剛才執筆記錄的那幾個太醫卻拿著紙又圍了過來。
這次,他們比剛才問的還要細致,一點點小細節都不放過。
硬是拖著魏武又聊了一個多小時,真真正正是被榨的一點都沒有了。
好不容易將這些人全打發了,魏武這才抽出時間將徐太醫拉到一邊。
“老徐,我這該說的全說了,你答應幫我弄的藥,應該已經做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