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童兒知得‘教化’方得黃婆。
若需教化,非親身所過,不得要領。
薑緣未想五人餘一的黃婆,作這般請法。
甘姆再拜再請:“請上師教我寶梁國。”
薑緣聞說,方是回神,未有應允,問道:“你寶梁國今之風貌,怎需我教。”
甘姆說道:“上師一言中的,為智之長,寶梁國得上師教,定有益處。”
薑緣再問:“若我教寶梁國,你國王之位,定個動搖,你這般亦願?”
甘姆叩首說道:“上師能教寶梁國,此作足矣,莫說動搖,上師若要,國王給了上師又何妨。”
薑緣動容,他應承下來,會在此地停留三年,待三年後方離去。
甘姆三拜離去,喜不勝收。
薑緣望向李興實,笑道:“李興實,可願隨我在此處教化三載?”
李興實說道:“我怎個拒絕,罷了,罷了!管茶黍足,三載就三載。”
薑緣笑而不語。
……
光陰迅速,不覺三載過去。
薑緣知得需‘教化’,方教黃婆惡性儘去,有容人之能,他三載裡,於寶梁國中,教導寶梁國人,如何辨彆草藥,食物,如何搭建更堅固的房屋,如何更好的取火等等。
他從未教寶梁國人,道佛二家學說,隻教諸般常識,是非曲直,國人自會辨彆,他於教化之中,脾裡中宮,黃婆之惡,逐漸洗儘。
待三載後,薑緣與李興實將東行去。
寶梁國千餘國人,悉數相送,不舍離彆,更有甚者,滿眼墮淚。
甘姆倒身下拜,道:“上師教我國三年,大恩也!請上師留名,我寶梁國作銘記。”
薑緣拒絕,隻道:“昔年長者不曾留名,我何必留,若有智者,那即是我,不必懷念。”
說罷。
他手拈玉拂塵,往東而去。
李興實持降妖杖隨行。
甘姆拜彆。
臨彆之際,寶梁國人裡,有三十位青年站出,想要追隨薑緣。
薑緣笑笑婉拒,隻道讓其助家裡安穩,無需隨他。
三十位青年隻得作罷。
又有一位少年走出,問道:“上師,我有一惑,但請上師教我。”
薑緣望去,此少年於他有很深印象,常常會問些很有趣的問題。
如他教時辰之分,少年常問,日月變化之道等。
有道是‘見障得智,見惑得思’。
他附下身子,說道:“你有何問?”
少年抬頭,說道:“上師,我幼時去得他國,見他國愚昧,遵從佛法,任由妖魔吞食,道是寂滅,今世喂虎,來世為貴,佛,是何?”
佛,是何?
薑緣聞說,沉吟片刻,輕撫其頂,說道:“佛是你,你也是佛,佛是你們,你們都是佛。”
少年問道:“上師,我怎麼可能是佛?”
薑緣搖頭笑道:“你怎不能是佛?人人皆是佛,何時覺悟,何時你們作佛。”
他不再多說,輕拍少年天靈,往東而去。
李興實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