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蔓菁對趙嬸說的話不覺得新奇,下鄉的知青並非都是同一時間到的,他們知青點的人也是斷斷續續到的小嵐灣,而且他們隔壁的楊樹灣村近期也有新的知青來。
至於趙嬸說的少分糧可能也是存在的,但是不會少太多,全國的村子不少,每個村分到的知青都是有限額的,他們村子都有八個知青了,最多再增加兩個人就頂天了。
他們村有三四百戶,沒戶勻出一兩糧食就夠兩個人吃一年了,而且又多了兩個人在田地裡勞作,糧食增產也會增產,糧食的產量增加了,隊裡發的糧肯定比他們勻出去的多。
“多了人就多了勞動力,村子裡還有貧瘠的閒置田地,可以把貧瘠的田地也種上,隊裡的糧食產量就增加了,發到手裡的糧食也就多了。”蘇蔓菁緩聲說道。
開源節流,人多了就可以開源,而且現在村子裡可用的勞動力與前兩年比可增多了一茬,適時改變策略也是很好的。
這些閒置田地的出現還要牽扯段過去的事,那可是大隊長趙愛國被公社王書記到處宣揚的豐功偉績。
小嵐灣地處平原,有江水從中橫穿而過,四周又有河流湖泊,因此大多都是肥沃的土壤,但也有少部分貧瘠地帶,比如丘陵上的地,黃沙較多的田。
以前累死累活的開墾、播種,雖然糧食的總產量高,但是平均後,每的畝產量反倒低,造成了勞動力的浪費,因此生產大隊長趙愛國在開會調查後拍板決定把村裡太貧瘠的田地閒置了,把勞動力都放在開墾、播種肥沃的田地上。
剛開始還有人反對他,楊樹灣的大隊長也在笑話趙愛國,但是小嵐灣的糧食收獲後,他們都驚掉下巴了。
小嵐灣村的老百姓都在歡喜他們不用累的昏天黑地就可以讓糧食產量達標,而隔壁村的大隊長則是滿腦子的苦惱與憤悶,原以為他們楊樹灣就要成為給紅星公社上繳糧食最多的生產大隊了,那可多光榮啊,光是想都能讓他笑出聲。
但是呢,趙愛國把田地荒廢後,小嵐灣的糧食產量沒有減少還略有增多,他看著小嵐灣那些個豐收的曬穀場就心裡慪氣,他們楊樹灣哪兒比小嵐灣差了,土地情況相差無幾、老鄉也勤勞奮鬥、而他這個大隊長也是儘職儘責。
但是自從趙愛國成為小嵐灣大隊長後,每次風光無限的站在領獎台上領先進集體獎狀的都是趙愛國,他如何眼饞也隻能在台下乾看著鼓掌,否則他還能怎麼辦呢,他的心裡也很苦啊!
比不過又說不得,這讓他見了趙愛國都沒個好臉色,心裡氣啊,以前那可是他們楊樹灣在公社裡獨一份的榮譽!
趙愛國每每見到苗建國對他吹胡子、瞪眼睛都樂嗬的很,還能笑嗬嗬的拉著苗建國喝酒吹牛。
那肯定要在心裡樂嗬,被苗建國嫉妒的感覺真好,這說明他這個隊長工作做得好,他們村支持組織的建設工作做得好啊。
“哎,你說的還挺在理的呀。”趙嬸聽見蘇蔓菁的話後,恍然大悟,多了人就多了勞動力啊,她怕啥啊,她又很欣慰的說道,“這兩年村子裡調皮搗蛋的臭小子們都能在田地裡掙工分了,這勞動力又多了一茬子,再重新開墾、播種閒置的田地也不會耽擱現在田地裡的活兒。雖然那些田地貧瘠,但也是可以種出糧食的,村裡的糧食就又能增產了,這可是大好事呀!蘇知青的點子還真好,我今天就和李淑華去說,讓她給他們那口子說說。”
趙嬸想到糧食能增產可開心了,糧食增產了,他們上繳完公社裡的量,多出的他們就可以分了啊。
她看蘇蔓菁的眼神也熱乎了,這蘇知青還真聰明啊。
兩人邊聊邊往隊裡的曬穀場走,他們要在那兒集合,然後隊長帶領他們去地裡割麥子。
“鄉親們,都到了吧?”趙愛國站在壘砌的堅實的草垛子上,對下麵的人朗聲說道。
聽見趙愛國說話,聊天的、吹牛的、打瞌睡的都望向趙愛國。
鬨哄哄的曬穀場頓時安靜了。
“今天我就先說幾句話,說完了再去上工。”趙愛國見所有人的目光都清明專注的自己,接著便開口道,“組織上說要讓知青充分融入到咱們隊伍中,所以我打算讓知青們都分散在勞作的隊伍裡,讓鄉親們更好的與知青接觸,能學幾分知青的能耐,但是你們可也要幫助咱們的知青同誌。知青同誌們從小在城裡長大,勞作起來肯定沒有咱們老鄉的速度快,所以要互相幫助,如果他們稍微掉隊了,鄉親們可得幫住他們。”
“好的,隊長,您放心呐。”此起彼伏的響起鄉親們保證的聲音。
“好,知青同誌,我也需要你們主動去幫助老鄉,向他們傳播有用的知識、進步的理念。”趙愛國望向台下正悄咪咪說話的知青隊伍。
“隊長,您放心吧,我們會主動幫助老鄉的,也會與老鄉處的更融洽。”排在隊首的秦俊抬頭挺胸、語氣洪亮的道。
“好,現在天熱,中午都要好好休息,隻有養足精神了才有力氣做活兒啊,你們再瞌睡連天的沒精神,教我看到了,我就好心的幫你們醒醒神。”趙愛國笑著道。
聽到趙愛國的話,下麵的上工打瞌睡、走神的人都縮了縮脖子,悶不吭聲。
什麼鬼,還好心呢,他們可不想要趙愛國的好心,隊長的心可是黢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