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金戈斬夙願(1 / 2)

打臉奪運女配 半枝篖 6416 字 11個月前

年關將至, 但蘇蔓菁和荀墨卻無暇顧及, 兩人忙得不亦樂乎。

鄢國的軍隊堪稱虎狼之師,百萬雄兵所向披靡, 但雄兵有他們的誌氣, 他們隻願意服從英明神武的將軍。

若要穩操勝券、戰無不勝, 蘇蔓菁就需降服人心,讓鄢國的戰士們真正信服她, 所謂人心齊、泰山移,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鄢王蘇嵬不是一個深仁厚則、遵從禮法的國主,但他是亂世少有的梟雄, 那些在彆人眼裡武斷的決策,都是他頗有心機的謀劃。

蘇蔓菁是掌握了兵權,但能否發揮它的作用, 就要看她的本事了, 若是蘇蔓菁不能在出征前讓戰士們信服,蘇嵬就能做出臨陣換將的決斷。鄢王心中,一個不合格的繼承人是比不上和他征戰四方的戰士們, 他可以給蘇蔓菁掌權的機會, 但橫在路上的障礙,他需要蘇蔓菁自己去清掃。

幸而蘇蔓菁也不願意做那無用的人,宇文贏離開後, 她就和荀墨一同搬到了軍營裡居住,她與戰士們一同訓練一同吃住,而荀墨則在軍營裡備糧草、兵甲。

樊國國主紀鑲不是耽於享樂的晉王紀暇, 他野心勃勃、性格奸猾,晉王上任十年,他就默默蟄伏了十年,大晉的國庫一半讓紀暇用了,一半則讓他掏去壯大樊國的軍隊,而且他用王師、借王命征戰四方,讓諸多小國歸順,此時樊國的軍隊已不容小窺,儘管他們師出有名還有大晉的軍隊一同配合,但樊國仍舊是一塊不好啃的硬骨頭。

探子得來的消息,樊國能調用的士兵少說也有三百萬,大晉和鄢國此次出兵樊國想要贏得勝利,少說也得準備二三百萬的戰士,大晉出一半人數,鄢國也要出一半。

儘管鄢王和大晉太子紀堯還在商定出兵數量,但他們卻要提前準備糧草和兵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他們得在戰士出征前把糧草押送到地方軍營。

“將軍,今年天災嚴重,賦稅減少了兩層,現今國庫撥給軍營的糧食僅夠飽腹,出兵樊國則是不夠的,戰士們出征,地裡的糧食就少了人栽種,後續軍備物資也跟不上,臣估摸缺口有一百三十萬石。兵甲大概也缺了八十萬件,現有的配套兵甲裡,有的是盔甲需要換新,有的是戰戟需要換新,但是出征在即,以兵器司的製造速度,八十萬件得換到猴年馬月去。戰馬稀缺,但不能不管,樊國的四十萬鐵騎不容小窺,軍營裡的可用戰馬大概有十二萬匹,鄢國的臣屬國大概有三萬匹的戰馬。”荀墨帶人仔仔細細的查了一周時間,把軍備情況詳細彙報給蘇蔓菁。

“嗯,戰馬的情況,我來解決。糧草和兵甲,老師有何主意?”聽完荀墨的話,蘇蔓菁心裡明朗了許多,戰馬的事,她可以解決,糧草何兵甲有些麻煩,她並不願意用加重賦稅的法子來養戰。

荀墨早就想好了,聽見蘇蔓菁一問,他清了清嗓子,有幾分得意的說道,“我們可用頒布‘兵器贖罪’的製度來解決兵器的缺口,還可用以戰養戰的法子,用樊國的兵器補充我們的軍備庫。缺少的糧食可讓鄢國的大臣和商戶捐贈,捐贈糧食較多的大臣酌情增加他的食邑,並授予他們子嗣官爵,而商戶則酌情減少他們來年的賦稅,讓他們的子嗣享有入仕的資格。”

“老師說的‘兵器贖罪’是何章程?”蘇蔓菁明了的點了點頭,荀墨和她想的一樣,她也正打算讓鄢國的大臣和商戶解決糧食的缺口問題,他們過的比普通百姓富裕,年年都有餘糧,而且還是世代不間斷的積累,此時若要在鄢國找到富餘的糧食,首當其衝就是他們的糧倉,而且她也不是白拿,他們用糧倉內積壓不用的糧食就能換到夢寐以求的權柄和豐邑,何樂而不為?如此一百三十石的糧食問題就能輕鬆解決,但在兵甲問題上,他們想的略有不同。

荀墨樂滋滋的說道:“臣所說的‘兵器贖罪’的意思就是上交兵器代替責罰。死刑犯,一副犀牛皮的盔甲、一柄戰戟就能赦罪,砍手腳的輕罪用一副牛皮盔甲,一柄戰戟就能赦罪,而要挨鞭子的小罪用一副盔甲或者一柄戰戟就能赦罪。若是上交的贖罪兵器不夠,還能用以戰養戰的法子,戰場上的兵器多的是,用計讓樊國的軍隊主動提供給我們。如何?”

蘇蔓菁聽完荀墨的話,眼前一亮,由衷的稱讚:“不錯不錯,老師真是大智慧。”若是依老師的法子來,不僅能節省軍需還能加快充盈武器庫,比她所想的更妥善。

“但戰馬是珍稀貴重的軍備,臣想不到妥善的法子。”荀墨神情凝重的說道。

“稀缺的戰馬,我打算找孤竹的國主借,問題不大。倒是兵甲和糧食的積攢得提上日程了,估計開春就得出征了,我們隻有三個月時間準備糧草、兵甲。”蘇蔓菁打消了荀墨的擔憂,直接說出自己打算到孤竹借戰馬的事情。

聽完蘇蔓菁的話,荀墨也就不再愁戰馬的事,他還是很相信他們世子的能力,繼而有條有理的分析讓製度合理化的條件,“嗯,將軍說的在理。若是要讓‘兵器贖罪’的製度順利開展,就得頒布允許私人打造兵器的條例,並且讓百姓擁有的兵器合理合法化,安排妥當後,那些隱姓埋名的能工巧匠才願意出山打造兵器,而百姓私藏的兵器也才能見天。”

“嗯,我來說服父王。侍衛剛傳來的消息,樊王紀鑲金蟬脫殼逃回了樊國,大晉沒攔住他。”蘇蔓菁緩緩說道。

“那個老狐狸,心眼兒裡都是算計,紀堯還是太嫩,讓他叔父誆騙了去!老狐狸逃回了樊國,此番伐樊又平平增添了諸多阻礙啊!紀堯還真是……”荀墨一驚,隨即幽幽的說道,剛還慶幸老狐狸不在,減少了他們攻打樊國的難度,現在卻被告知老狐狸逃回樊國了,心裡不快。

蘇嵬繼承大統初期,鄢國並不安穩,無論是普通的打架鬥毆還是彆國影子的有意挑撥,國內流血、喪命事件時有發生,直到鄢國出現小規模叛亂,鄢王蘇嵬大刀闊斧的改革了國內製度,讓鄢國的兵甲國有化,且禁止私人打造、藏匿兵甲,因此民間的能工巧匠一少部分到了兵器司任職,另一部分則隱姓埋名從事了其他工作,而百姓手裡的兵器就由明處轉到了暗處。

亂世裡生存,誰手裡沒有一件兵器防衛呢?隻不過不再明目張膽拿出來而已。鄢國的黑市上就有販子兜售兵甲,她還見過幾次。

現在鄢國已是國泰民安,鄢國的統治固若金湯,鄢王也是萬民景仰的國主,鄢國可暫時廢除兵器國有化的條例,打完樊國後,再做適當的調整即可。

蘇蔓菁和荀墨籌集糧草、兵甲的意見很快就被鄢王通過了,由於‘兵器贖罪’和捐贈糧草的一係列製度無可指摘,新製度頒布後就迅猛的席卷全國。

舊律法遵循大晉刑律,嚴苛狠厲,動輒斬首砍手腳,但新製度卻減少了殺戮和動刑,鄢王在百姓間再次贏得美譽,人人都在心裡由衷的讚一句鄢王仁慈和王道。

鄢王的賢明廣為流傳,有誌之士聞聲而來,鄢王心滿意足地得了一大批想要的謀士,蘇蔓菁也在他心裡上升了一個層次,而鄢國的新法律也開始重著。

蘇蔓菁想要的兵甲、糧草,眾人也紛紛響應,甚至有商戶還願意捐贈有價無市的戰馬供軍隊出征樊國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