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折翼的穿書女(2 / 2)

打臉奪運女配 半枝篖 11092 字 11個月前

沒有理智的噴子見蘇蔓菁二十四歲就當選了華國科學院的院士,但是之後的職業生涯卻是一片空白就以為蘇蔓菁在華國科學院混日子就紛紛造謠蘇蔓菁是用不正當手段當上的院士,輿論還牽連到了蘇韻,說華國科學院是看在蘇韻的麵子上才讓蘇蔓菁當選院士的,畢竟蘇韻可是得到了一次菲爾茲獎、一次阿貝爾獎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甚至還有陰謀論者造謠說蘇蔓菁二十二歲證明的萊茵猜想是在蘇韻的幫助下完成的,為的就是讓蘇蔓菁獲得菲爾茲獎再借助菲爾茲獎成功入選華國科學院的院士,讓他國間諜滲透進華國科學院,盜取華國的精密技術。

原本還隻是小範圍的波瀾,但社會從不缺乏不調查清楚就用輿論討伐‘罪人’的正義之士,因此才一個晚上,蘇蔓菁就從華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菲爾茲獎最年輕的獲得者成為了一個沒有能力又居心不良的間諜。

評論裡不全是噴子,也有理智的人替蘇蔓菁說話,但理智的人隻占少數,他們的言論被鋪天蓋地的譴責、謾罵覆蓋。

第二天天還沒亮,溫晴就被自己經紀人的奪命連環催吵醒了,她睡眼惺忪的看了眼時間,不悅地說道:“任姐,不是說不要天還沒亮就打電話給我嗎?今天的活動不是在中午嗎?”

“小祖宗,你是不是用小號譏笑了蘇蔓菁的研究成果?我知道你討厭蘇蔓菁,可你也沒必要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啊,你現在就看我分享給你的東西,我們馬上就到。”說完後,任姐就掛了電話。

溫晴隨即翻開手機,看到了許多推送都是關於蘇蔓菁的,而且評論裡的人基本上都在責罵、討伐蘇蔓菁,見到蘇蔓菁被罵,她原本是該開心的,可不知為何此時心裡卻驚慌不已,她此前在後援團隊裡說的話隻是打算先開個小口子,為之後用孫文國設計蘇蔓菁的事情埋下伏筆,但是現在的情況,她真沒預料到。

監管部門的人一早就注意到了相關輿論,他們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就封了一些人的賬號、刪了一些人的帖子,可是他們剛刪完一批,就又冒出一批,那些謾罵蘇院士的帖子一直都刪不完,現在還有人抓住他們刪帖的事情說他們心虛,他們此時被動不已,刪也不是,不刪也不是,不過由此輿論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也看出事情不簡單,國內還沒有人明目張膽的和執法部門硬碰硬,而且動作比他們都利索,在背後策劃此事的人來頭不小。

溫晴團隊和背後投資人也不簡單,調動資源徹查後就知道溫晴此次是被利用了,至於被誰利用了,他們也都心知肚明,再三權衡後,他們選擇了悶不吭聲,畢竟利用溫晴的言論攻擊蘇蔓菁的可是溫晴現在移民國家的政府,此時解釋的太清楚了,改了國籍的溫晴在兩國間都討不到便宜,以後事情平息了,溫晴還怎麼大把大把的給他們賺錢,因此投資人和團隊一致認為此時就得裝死糊弄過去。

但是礙於溫晴現在還華國,且監管部門不罷休的態度,溫晴團隊內部商量過後推出了經紀人任靜頂鍋,畢竟溫晴用的那個號是任靜從一個大V手裡買回來的,而且輿論監管部門已查到了他們團隊門下,他們怎麼也得給個說明啊。

任靜道歉被追責後事情漸漸平息了,但輿論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知道隱患還沒完全去掉,雖說他們不清楚蘇院士的工作內容,但從上麵的人三番五次關心的情況來看,蘇院士一定是重中之重的人才,而且也隻有政府器重的希世之才,他國組織才會用陰謀手段來爭搶,有一次肯定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如果蘇院士真的因此寒了心,他們輿論監管部門可就失職了。

而且那任靜明顯是替罪羊,現在的結果他都看不上眼,上麵肯定也不滿意,想來想去,輿論監督部門的部長做了個大膽的決定,他頂住大片罵聲,堅決實行網絡實名製,人們依舊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昵稱在網上互動、交流,不過每個賬號都會經過實名認證,且關聯他們的身份證號碼,一旦出現違法亂紀的事情都會被記錄在檔案裡,跟隨他們一生,反正現在的人工智能也完全能做到精準篩選、判斷、記錄,就算同時出現十四億條消息也不會漏一條。

監管部門全力出手後,輿論徹底平息了,學術界大佬們見自己偶像被人詆毀,也按耐不住性子,紛紛出場向人們科普蘇蔓菁十年來在國際上替華國贏得的榮譽、做出的貢獻和在科研領域的諸多建樹,大佬們的話概括來說就是蘇蔓菁是華國甚至是國際上最一流的科學家,你們不許罵。

原先被輿論利用的華國百姓知道蘇蔓菁做出的巨大貢獻後都羞愧不已,蘇院士的努力推動了他們的祖國強大,推動了他們的社會進步,推動了他們生活的富饒,可是他們卻不經腦子的責罵、造謠蘇院士,反思過後,他們紛紛湧到華國科學院的官微下向蘇蔓菁道歉,畢竟錯了就要認,他們還是知道的。

任靜雖在道歉文裡說自己因嫉妒蘇蔓菁才會說出不當的言論,但輿論監管部門的人暗地裡探查蘇蔓菁和任靜的社會關係時卻調查到蘇蔓菁和任靜沒有任何關係,而且任靜還曾向侄女稱讚過蘇蔓菁,倒是溫晴和蘇蔓菁的關係頗密切,再一細查帖子的IP地址和任靜、溫晴的活動蹤跡,他們揪出了真正犯錯的人。

蘇蔓菁最近忙的宵衣旰食,根本就沒關注過網上的輿論,也不知道自己的論文引出的風波,而蘇蔓菁的同事擔心此事妨礙蘇蔓菁的工作,也沒和蘇蔓菁說過,因此直到院長委婉的把近期發生的事情告訴蘇蔓菁時,蘇蔓菁才知道自己又成了名人。

院長說完後見蘇蔓菁麵上波瀾不驚,心裡驚訝不已,他斟酌的問道:“蘇院士,你認不認識那個溫晴?”

蘇蔓菁微微頜首,“我認識。”

“蘇院士,那個溫晴說是你的妹妹,還說你們小時候關係一直不錯,原本溫晴做錯了事是要被輿論監管部門追責的,但溫晴委托人給你帶話,說是希望看在小時候維護過你的情麵上得到你的原諒,輿論監管部門的人就讓我問問你,看是怎麼辦。”

“依法辦吧,我和溫晴不熟。”

院長神情愉悅的說道:“嗯,我就說蘇院士怎麼可能和那溫晴關係不錯呢,一聽就是假的。對了,蘇院士,你的進展怎麼樣了?那個公式真的能揭開黑洞的奧秘嗎?”

“公式的證明完成了,我認為公式是能夠用來描述黑洞運行的,但是還需要實踐證明。如果能找到合適的材料造出宇宙飛船,再找到充足的再生能源,再用公式計算出適合的跳躍範圍和合適的時間來平衡黑洞的吞噬能量,人類是可以安全通過黑洞的。”蘇蔓菁說出自己的猜想。

“呃......蘇院士說的合適的材料是什麼?可以用光能做可再生能源嗎?”院長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了,他還真沒想過穿越黑洞那麼遙遠的事,他關注的隻是蘇蔓菁十天前提出的公式,他沒看懂那個公式,不過那個公式卻有魔力般讓他一直念念不忘,他迫切的想見到公式被證明出來。

“材料還沒找到,不能用光能,光能雖可再生,但動能不足,帶不動飛船的驅動軸。”

院長一時語塞,少頃,他神情堅定的說道:“嗯,以蘇院士的能力,肯定能找到合適的材料和能源。”

院長不是隨口說的,他是真的相信蘇蔓菁能做到,畢竟蘇蔓菁現有的研究成果已用到粒子物理、統計力學、計算機科學、密碼技術、精密武器科學、空間技術多個領域,在此之前,從未有人把科學的共通性發揮的如此淋漓儘致,在華國科學界人士心中,蘇蔓菁就是能雕琢出奇跡的人,所謂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蘇蔓菁就是他們心裡崇高偉大的偶像,他們願意追隨蘇蔓菁的步伐,推動華國的科技文明前進,造福百姓、造福人類。

輿論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得到院長的回話後,當即就用官微披露了真相,還把溫晴近五年來假借後援團管理人員一職帶迷弟迷妹們肆意攻擊、謾罵、網暴他人的事件都一一紕漏,一件件證據打的溫晴的後援團迷弟迷妹們啞口無言、驚惶失措,真相擺在他們麵前時,他們才知道自己追捧、信任的女神是個惡毒的白蓮花,而他們也隻是惡毒白蓮花的爪牙,他們的女神從沒有真心待過他們,隻不過把他們當可利用的棋子。

迷弟迷妹們醒悟過後隻剩下憤慨、痛心、後怕,憤慨和痛心的是他們被溫晴利用的事情,而後怕的則是自己曾糾結同伴用正義的呼聲肆意謾罵、攻擊他人,還逼的許多明星退圈,一想到自己做過的錯事,曾經喊著願意為女神而和全世界為敵的迷弟迷妹紛紛害怕的注銷賬號,不再替自己的女神說一句話,溫晴的後援團隊自此支離破碎,再無一人。

大廈傾頹,曾被溫晴後援團隊攻擊過的明星、素人不再避而不談溫晴的黑料,他們紛紛出來指責溫晴和溫晴後援團隊的妖魔化,還稱讚了輿論監督部門實名製的政策。

不是沒有理智的人,隻不過理智的人不敵溫晴的後援團隊的瘋狂、卑劣、惡毒,一個個不把生命當回事,常把威脅掛口中的迷弟迷妹他們可惹不起,他們還不想年紀輕輕的就背上戕害他人性命的人命官司,講不通道理他們就不講了,安安靜靜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閒了擼擼貓、追追劇再看看溫晴的迷弟迷妹們瘋狂作死,幸運的是溫晴和溫晴的後援團隊惹到了真正的大佬,讓他們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自此以後春和景明、風柔日暖。

溫晴害過不少人,那些被迫失聲的人見大毒瘤沒有危害了,紛紛用法律武器維權,不過溫晴用他國的國籍逃了華國的審判。

雖說溫晴通過引渡逃離了法院的審判,但溫晴是真的糊了,而且溫晴的代言費隨便一個就是三四億,為了走的順利,她賠光了賺的所有錢,還借了文泓一大筆錢。

溫晴和溫柔顧不上孫文國,兩人驚慌失措的逃離了華國,她們再也不想過人人喊打的日子了,但是溫晴不知道的是,她的後半生都得活在世人的唾罵聲中,資本、人才、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華國人的腳印遍布全球,她又能藏到哪去呢?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溫晴不無辜。

溫晴走後,文泓和溫晴的關係也被人曝光了,文泓的資產被工商部門清查,一查果真查出了許多問題,而且還順帶查出了文泓和紀氏董事長墜樓有關,紀妧看清文泓的麵目後總算是清醒了,還主動要把百分之八十的資產交還給紀堯,畢竟那是紀父生前的意思,不過紀堯沒要。

溫晴和溫柔逃走後,才享受了一個月舒坦日子的孫文國又捉襟見肘的回到了年輕時時常餓肚子的日子,沒有餘糧後,他也去找過工作,但由於虐童的案底,沒人肯招他,不得已,他隻能在街頭要飯為生。

溫晴和紀堯一直沒要孩子,他們的工作都忙,而且一忙起來十天半個月都回不了家,哪來的時間照顧孩子?他們可以給孩子富足的生活,但是他們卻給不了孩子足夠的陪伴和精心的教育,而且他們也喜歡隻有彼此的生活,因此心意相通的兩人都決定不要孩子了。

蘇蔓菁的一生都在為推動人類科技文明進步而努力,她靠直覺寫出了五千多個著名的數學公式、數學定理,而且還一一證明了它們,那些公式、定理後來被用於諸多領域,它們不止是華國的福祉,還是全人類的福祉,她寫滿公式、定理的手稿一直被典藏在華國博物館內,那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千年時間過去,時代更迭,社會性質改變,但人們依舊能從蘇蔓菁寫出的公式和定理裡得到靈感,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先進科技。

不過蘇蔓菁的諸多研究裡,黑洞依舊是人類的未解之謎,不是缺乏造出宇宙飛船的技術和材料,也不是沒找到合適的可再生能源,而是派去探究奧秘的人都消失在了神秘的黑洞裡,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直到現在,人類依舊在生生不息的探索中,可能再過一千年人類就能安全往返黑洞,也可能人類的探索依舊是失敗的,但是誰在乎失敗呢?人類的意誌永不磨滅,人類的文明欣欣向榮。

作者有話要說:  現在看高中的英語感覺好難啊……

頭腦都混亂了

還是三四千字一章的比較好,嗚嗚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