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之後,也不知道有多少北地的士子要在背後說陛下的不是了啊!”袁拱感慨道。
“說個屁!”朱棣有些生氣,“報紙上早就把這些叛逆的罪行,還有各種罪證都列舉了出來,還允許不服氣的可以直接去京城告禦狀,他們有什麼可說的!”
“對於大部分北方的讀書人來說,這種事有沒有證據並不是關鍵。”袁拱失望地搖頭,“孔家就像大災到來之前一些會發出預警的動物一樣,他們的遭遇和選擇,會直接影響到一些讀書人對當下世道的看法。”
“孔家過得好,就說明讀書人也可以過得好。孔家過得不好,就說明掌握天下的皇帝不尊重讀書人,所以,孔家已經成為了這群人心中評價世道的一杆旗幟了。”
“他們讀了這麼多書,對世道的評價,看得從來都不是書裡提的天下蒼生,而是看當朝皇帝會不會給他們優待?”朱棣感到了一種荒誕。
“大體就是如此。”袁拱點頭道。
“本王就藩之前,父皇讓我和幾個兄長到鳳陽老家去種地,屯田,讓我們知道百姓的生活如何不易。而這些讀書人看了那麼多大道理,最後卻不願意低頭去看看這天下百姓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也不知道這書讀來有什麼用?”
袁拱抬眼看著朱棣,心裡生出了不少的敬意,但也不免感歎他此時的天真。也許,等你以後當了皇帝,你就明白了。袁拱在心裡說道。
這時,朱棣突然拍著自己的大腿,大笑了起來。“哈哈哈哈哈哈,父皇就是故意的!”
“殿下是看見了什麼嗎?”
“父皇親自下旨,招南渡的孔入京,並表達了慰問和關懷,讚揚了其對華夏文明做出的貢獻!”雖然這行文怪怪的,但朱棣也是越看越樂,“這兩篇報道是放在一起的!父皇就是故意的!”…。。
你父親比你看得明白啊。袁拱在心裡想道。
“一杆旗幟不好用,那就換一杆!”朱棣得出了一個比較粗暴的結論。
“這隻能是權宜之計。”袁拱提醒道,“殿下可以就此事上一份奏疏給陛下,建議陛下讓太子親自巡視山東,祭拜孔廟。”
“為何?”朱棣不解。
“殿下可知,當今陛下為何在收複中原後,立了一直以來支持北元的北孔為衍聖公,而不是支持大宋正統的南孔本家嗎?”
這個問題朱棣明顯沒有想過,“還請先生指教。”
“因為中原和江南分裂了近二百五十年,到了元廷統治時,還把江南漢人劃成了四等人,所以江北的讀書人是隻認北孔,不認南孔的。當今陛下為了彌合南北分裂,把在北方擁有深厚勢力的北孔立起來,實在也是無奈之舉。”
聽明白了其中的原有,朱棣突然感到一陣憋屈,這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啊。
“殿下將我剛剛說的那些緣由寫進奏疏裡,陛下看了後,定會讚揚殿下您對當今大勢的洞察,而讓太子殿下巡視山東,也彰顯殿下您作為臣子的分寸。”
“先生大才,我這就去寫!”朱棣兩眼放光,在老爹麵前刷一下存在感什麼的,他還是樂意去做的。
也就在這時,下人前來通報,魏國公來了。39288355。。
等待日出的月亮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