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議題,鹽政。”朱標輕敲了一下桌麵後,說道。
“你覺得又是哪有問題?”朱元璋直接問。
“食鹽開中也好,還是區域販賣也罷,就目前來說,基本上都沒有問題。”朱雄英說道,“但生產方式我覺得可以調整一下。”
這倒是讓朱元璋感到意外,他原本以為這小子又要對自己定的一些規矩,搞一次全方位的指手畫腳了。
“建立專業的食鹽生產廠,將生產食鹽的灶戶納入工廠體係中統一管理。每年,各個鹽場生產多少鹽,由朝廷根據全國的需求來進行統一的安排。”
朱元璋有些不解,這是什麼多此一舉的搞法。在他看來,自己給糧,灶戶製鹽,兩廂方便,放在一起統一管理,那整個成本會高出去一大捷。
朱標也有著相同的困惑,並直言不諱地說了出來。
“嗯,這算是我們老朱家的一貫執政思路了,軍戶和糧長也都是這麼來的,頗有些以改兼賑,兩難自解的風韻。”
見大孫又開始陰陽怪氣起來,朱元璋頓時眯起了眼睛,擼起了袖子。
“好了,好了,沙包一樣大的拳頭我看見了。”朱雄英恢複了正經的語氣,“到目前為止,食鹽開中裡,商人的主要工作還是輸送糧食,不是自己花錢購買糧食。”
“咱後來讓他們這麼做呢?”朱元璋問。
“是的,原本的曆史中,洪武二十年時,時任戶部尚書鬱新向您提出了這個建議,後來便推行到了全國。”
兩難自解的思路又占據了朱元璋的大腦高地,“這樣不好?”
朱雄英對此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自己買糧和光是運送糧食,當然是後者更方便,但正式因為過程的難度增加了,所以大量商人開始在邊地招募流民,推動商屯,就地產糧,換取鹽引。”
朱元璋拍手,“這很好啊!”
“沒說不好,但這代表著鹽政和對外開邊的戰事徹底掛鉤了。”朱雄英指出,“爺爺,戰爭在未來會是大明的一種常態,將鹽政和戰爭掛鉤後,帶來的結果就是鹽引需求的增加,鹽引需求的增加,就代表著產鹽量的增加。”…。。
朱元璋呆住了,他立刻知道了結果,“攤銷又回來了!”
“攤銷?”朱標不解。
“洪武年間鹽政的健康,是建立在元廷統治時鹽政的敗壞上的。”朱雄英解釋道,“為了大量斂財,所以元廷製了很多的鹽,這些鹽必須賣出去,所以就有了攤銷,每家每戶,都必須買多少鹽。”
從那個時代過來的朱元璋和道衍,都知道這段曆史。
“大明建立後,將製鹽的數量控製到了元廷統治時期的一半左右,所以很好的扭轉了當時食鹽過盛,強製攤銷的局麵。但隨著邊地的運糧需求增多,這種局麵開始死灰複燃,到了四叔繼位時,攤派銷售已經在一些地方重新回來了。”
“後來,大明的各種戰事也是不斷,需要以鹽引調動的物資也越來越多。”朱雄英攤手,“關於開中法敗壞的原因很複雜,但首先一個就是對灶戶的過渡壓榨,原因還是出在了寶鈔上。”
朱元璋扯了扯嘴角,他已經猜到是怎麼回事了。
“灶戶在明初時,日子還是很穩定的,一年工本米一石,並給製鹽的柴薪和場地,而且免除了其它的徭役。但沒多久,朝廷就不再給他們足夠的糧食換取食鹽了,而是改給貶值的寶鈔。這種情況下,大量的灶戶逃跑,同時為了生存,很多沒有逃跑的灶戶也開始製起了私鹽。”
朱雄英頓了頓,“所以,介於此,我才希望爺爺您在食鹽生產這件事上,進行產業化管理。”39288834。。
等待日出的月亮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