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依然是為了平衡(1 / 2)

張玉麵無表情地思考著,如果自己要是那個被挖了心的人,自己的家人會怎麼樣?也許是排著隊,等待著被蹂躪乾淨後,再被挖心掏肝吧。

這樣的王庭,他實在不敢再繼續待下去了,他早已敏銳地察覺到,自己這樣的人在草原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從中他能看出,皇帝的心態正在改變,那些跟著一起逃到大漠的漢人,在皇帝的眼裡,越來越像累贅,或者說是羔羊。

至於王庭本身的衰落他也早已看在了眼裡。

不能再坐以待斃了。他告訴自己。

示威一般的行刑結束後,張玉依舊如往常一樣,麵色平靜地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帳篷。

作為北元樞密院知院,他居住的帳篷足夠大,能占有的牲畜財物其實也不少,配置的仆人和奴隸也一應俱全,但他還是不喜歡這裡,他想念自己的家鄉,特彆是在看見自己妻子那擔驚受怕的模樣後,他的這種想法就更深入了。

“沒事的。”他依舊用冷靜淡然的聲音安慰道。

妻子不置可否,欲言又止,最後隻能無奈一歎,走出帳篷去看看在外麵放羊的兒子。

妻子離開後,張玉便看見自己新招的一個仆人走了進來。他來到張玉的身邊後,便靜候在了一旁,他不會多說什麼,隻是耐心的等待,大概等待一時半刻後,他又會無聲的離開,繼續在草原上乾著自己的活計。

這樣的行為已經持續了幾日,仿佛成為了雙方的一種默契。

而今天,張玉打破了這種默契。

“我決定了,我要南下。”他的聲音很輕,如蚊蠅一般。

裝著張玉仆人的錦衣衛點了點頭,說道,“爭取促成這次北元南下劫掠山西,等大軍出發後,你跟著大軍走,你的家人之後會由我們的人護送回北平。”

張玉一直躊躇的就是這件事。

王庭對是否出兵依然顧慮,很多漢人都在主張出兵,這是重回中原的機會,他們自然賣力。而且他們還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南下的好處,和維護王庭權威的必要性。

張玉發現,這樣的論調在段時間內就傳遍了整個王庭。

在如此的大環境下,部分蒙古人還是沒有多少興趣,當下的日子還算平穩,明廷已經停止了大規模的北伐,雙方仿佛形成了一個穩定對峙的局麵,他們覺得這樣很好,不要去打破它。似乎主動地忽視了雲南已經被大明拿下,遼東方向,大明也在步步為營。

當然,也不是所有蒙古人都向往草原生活,有些人早就習慣了中原的繁華,他們特彆懷念在那樣的繁華裡肆虐的感覺。

現在錦衣衛的要求,讓他明確的意識到,這次讓北元南下就是一個局,而自己在這個局中必須發揮作用,要不然自己南下後憑什麼立足。

“你一個人,護送不了我的家人。”…。。

“我不是一個人,而且你有親信,可以安排他們進來全程保護,但有個前提,他們必須聽從我們的安排。”

張玉心裡不禁感慨錦衣衛的周到,他們真的是在照顧自己的感受,再想到那位大明太子信中的話語,雖然直白無文,但卻帶著真誠的關切。

既然下定決心了,那就不能再猶豫。他拿起紙筆,寫下了當下整個北元的所有情報信息,包括人口,牲畜,戰馬的數量,還有當下北元政局的情況,不一而足。

作為樞密院知院,這些信息早就在他的大腦裡滾瓜爛熟了。

“恭喜您,正式成為大明的一員。”收起情報後,錦衣衛鄭重地說道。

張玉覺得這個說辭很怪,“你們每發展一個人就會這樣說一次嗎?”

“沒有,”錦衣衛搖頭,“這是上麵特意交待我對您說的。”

張玉皺眉。

“這千裡迢迢之外,我們孤立無援,但我們敢接觸您,就說明我們相信能爭取到您棄暗投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