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早就知道我呢?”張玉覺得不可思議。
“上麵的人知道。”錦衣衛淡淡地一笑,“彆問我為什麼上麵的人會知道,反正他們就是知道,這幾年來都是這樣的。”
張玉不知道該怎麼回應,這個上麵的人會是那位給自己寫信的太子嗎?他難免好奇地去想。
而遠在通州,那個所謂上麵的人,正賴在床上挺屍了。
本來想自律的朱雄英,把這種想貫徹到了極致,就是單純地想。他鄭重地告訴自己,等回到應天府後再開始自己的自律計劃,現在算是度假了。所以這段時日以來,他除了給馬和,常升,徐允恭,金忠等人開科普課之外,剩下的時間就是在犯懶。
直到張玉的消息被徐達帶了過來。
這位注定要在洪武十八年投奔大明的戰將,總算是在朱雄英的提前運作下,加速了自己人生發展道路的曆史進程。
而對於朱雄英來說,在這一刻,這次北上能得到的所有拚圖,就算是全部湊齊了。
確切地說,是超額完成了任務,畢竟能遇見金忠這個未來永樂朝的兵部尚書,對他來說真的是意外。
朱雄英收起來徐達交給自己的信,臉上全是抑製不住的喜悅。
“這個人你很看重?”徐達好奇的問。作為整個作戰計劃的總指揮,張玉的回信他自然也看了。
朱雄英點頭,“張玉的歸附將是對整個北元的一次有效打擊。”
“是嗎?”徐達很驚奇皇長孫真能從北元內部挖到一個內應,但說這個內應的歸附,能給北元多大的打擊,他顯然是持懷疑態度的。
“也許在徐爺爺您的眼裡,甚至在我爺爺的視角裡,張玉的歸順並不能代表著什麼。但在我看來,張玉的統戰價值切實地高過了什麼納哈出,和甚至已經嗝屁了的王保保。”…。。
朱雄英頓了頓,“他們是否投降,都改變不了,大明和草原的敵對關係。但張玉不同,他是漢人,而且是北逃漢人。”
這一定性倒是讓徐達產生了一些以往從沒有過的思考方向。
“你是想通過他影響更多的北逃漢人?”
“的確有這樣的考慮。”朱雄英回答,“追隨北元而逃的漢人士族不少,張玉的未來,將成為他們眼中的一種示範。這能加速北元的內部分裂。”
徐達讚同地點頭,這是個不錯的運作思路。
而事實上,朱雄英還有一個理由沒辦法告訴徐達。如果能讓這些北逃漢人重新歸附大明,那他們將成為製衡北地士人的一個有效抓手。
朱雄英在編造的曆史中,讓自己的四叔看見了藩王造反的紙麵困難有多大,這樣的說辭的確足夠讓現在的朱棣接受。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這位未來永樂大帝的成長,他會很快看見這種說辭的一個巨大漏洞,既然南北矛盾這麼巨大,為什麼北人會不支持自己對抗削藩呢?
朱雄英知道,曆史發展的深層邏輯可不止是明麵上軍事能力強大與否的問題。
靖難之役時,朱棣成功的背後,不止是他強橫的軍事能力,肯定也有不少想掀桌子的北方庶族地主給出的支持。
就如同當年忽必烈能打敗阿裡不哥一樣,沒有中原漢世侯的幫助,他這個元世祖還能剩下什麼呢?
正常情況下,朱雄英並不擔心未來自己四叔會真的抽風,選擇去造反。但他真正擔心的是北地士人的怨氣,和南北分裂在短時間內難以彌合的現實。
所以他需要提前放置一些可以操作的抓手,為穩定中原作出一些微小的貢獻,總之,一切都是為了平衡。
當然,朱雄英並不會真的去信任這些首鼠兩端的人,他們將會和詹徽一樣,成為穩定大局的過渡部件,為那些真正新造的人,最後能走上前台提供時間。39288571。。
等待日出的月亮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