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完自己的表麵理由後,朱雄英開始提筆寫信,每寫一封,就在上麵蓋上自己老爹的小印章。這操作,看得徐達眼睛皮直跳。
他決定以後收到太子的信件後,一定先看筆記。思考了一下後,他叮囑自己,皇上的信件也要先確定筆記。
他倒是不相信眼前這小孩敢私蓋皇帝的印璽,但作為一個大將軍,他本能的告誡自己,這種事要慎重,蒙恬怎麼死的,他可是知道的。
朱雄英寫完信後,走出房間讓馬和把金忠叫了過來。
“見過公子,見過魏國公。”金忠進屋後,依次行禮。
“這有三封信,你一會兒跟隨魏國公回去,找到一個叫蔣瓛的人,把信交給他,讓他在戰事完結後,按照封麵上的名字把信送出去。”
金忠接過了信,依次看了看,前兩封信的接收人是張玉和袁珙,他並不認識這兩人,但第三封信的收信人就讓他感到有些吃驚了,竟然是納哈出。
不過他並沒有提出任何的疑問,這段時日以來,他已經很確定,眼前這個孩子不是一般人,大概率是當朝的皇孫,自己能跟在他身邊,絕對能找到出人頭地的機會。
“把信交給蔣瓛之後,你就留在魏國公身邊,學習一下軍務,等這次戰事結束後,會有一個叫張玉的人回來,然後你就帶著他和他的家眷,一起回應天府來見我。”說著,朱雄英又摸出來了一個牌子交給了金忠。
是錦衣衛指揮使毛驤的牌子。金忠作為讀書人,本能地反感錦衣衛,臉上的表情一瞬間變了數次。
“另外,你需要觀察一下蔣瓛在這次戰事上統籌各方情報的能力,這個人足夠狠,但其餘方麵怎麼樣,我還不太清楚。”
金忠沉默了片刻後,問道:“請問公子,是哪裡要開戰了?”
在了解了大明的邊防問題後,金忠明確的知道了一個現實,就是當下的大明雖然對蒙古處於戰略進攻的態勢,但並沒有統治蒙古和草原的實力,想徹底將北部的邊患控製下來,恐怕需要五十年以上,不間斷的努力才行。
在有了這種認知後,他就開始對戰事慎重了起來,哪怕他認為,當下這一戰事應該是由麵前這位魏國公策劃的。
“一次小規模的伏擊戰而已,”朱雄英解釋道,“從目前得到的情報來看,如果一切順利,遷徙到捕魚兒海的北元王庭,應該會派出兩到三萬人的部隊南下,同時,遼東的納哈出應該會派出三到五萬人規模的軍隊出遼東,兩方合力奔襲山西。”
金忠確信自己的耳朵沒有聽錯,但他還是本能地看向了魏國公。
徐達微微頷首,認同了朱雄英的判斷。
從張玉給出的北元朝局情報來看,王庭現在可用之兵大約在十萬人左右,這個數據中的精銳恐怕要減半,所以能出動兩到三萬人已經是極限了。與此同時,納哈出方向號稱擁兵二十萬,但張玉的情報顯示,遼東可戰之兵,恐怕也不過十五萬出頭,北元王庭能以宣府和假太子的利益,逼著他出五萬人也是極限了。…。。
“公子,這,這可不是什麼小規模伏擊啊!”金忠第一次麵對這麼大的局麵,一時間竟有些語塞。
徐達見金忠臉上那有些慌神的表情,心裡自然的想到,這才是一個正常知兵的人該有的態度。再看這位皇長孫那副大大咧咧的樣子,回去以後必須告知陛下,此子還需要曆練。
對於金忠的緊張,朱雄英並不在意,他很直白地感歎道:“已經是小規模了。要不是準備不足,蹭著這次伏擊結束,直接開個二十萬大軍出遼西走廊,保準嚇得納哈出撅著屁股出來投降。”
金忠本來還緊張的情緒,瞬間被這句話弄得啞然自笑起來。
徐達也是扶額,接著,帶著考教的口吻問道:“你知道了這些,那如果是你指揮大軍,接下來的伏擊點你會設在哪?”
朱雄英眉毛一揚,心裡笑道:考我啊?不過對於我來說,這可是開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