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預期地達成了自己的所有目的後,朱雄英就沒有繼續留在北平的心思了。
當下北平的整體環境其實是很糟糕的,作為一個要塞化的城市,這裡不僅是個大軍營,還是個大工地。胡化程度依然嚴重不說,隔三差五就來一次的沙塵暴,也算是讓無論哪個時空都是南方人的朱雄英長了見識。
現在北平最大的工程項目就是拓寬南城,這是在洪武元年打下大都,將其北城牆內縮五裡後的一種必然的,城市格局調整。
而這占地麵積頗廣的大工地裡,自然少不了數不清的商販,妓女還有乞丐,他們紛紛自發地聚在了這一帶討生活,漸漸地形成了一種直觀的經濟依附關係。
臨離開北平前,朱雄英特意繞道來了這裡一趟,但他並沒有真正的走進去,隻是遠遠地在外圍看了一眼。
倒不是小少爺心善,見不得人受苦,所以就不進去了。而是他身邊跟著的一群“黑社會”打手,決定了自己要是真的走進這一帶,那就不是去了解民情了,而是去破壞民情。
朱雄英知道在這片工地裡的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但這也是當下他們能找到的最好生存方式。
“也不知道你非要跑來這看一眼乾什麼?”常升說話的語氣裡,透著明顯的情緒。
朱雄英瞥了自己二舅一眼,回答道:“北平對大明很重要,這裡是當下華夏文明直接輻射範圍內,胡化最嚴重的地方。北平不穩,華北就會動蕩,但北平也不能變成單純的軍鎮。”
常升隻是隨口抱怨了一句,完全沒想到自己大外甥居然認真地回答了起來。
朱雄英歎了口氣,“更重要的是,當下的北平,連成為強大軍鎮的基礎條件都湊不齊。”
關於軍事上的事情,常升都無比的感興趣,“自古幽燕之地,都是出驕兵悍將的地方,這北平怎麼就沒有成為強大軍鎮的基礎條件呢?”
“經濟基礎相對衰落了。”朱雄英解釋道。
這話算是觸及到了常升的知識盲區。
“自古以來,真正實現了由北向南統一天下的隻有我那個爺爺,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常升乾脆地搖頭,他能想到的原因無外乎就是什麼天命所歸,雄才大略而已。但他知道,這肯定不是自己大外甥問題的答案。
“拋開老爺子的戰略眼光和江北本身的混亂著兩個重要原因之外,真正的根源就在經濟稟賦上。江南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蓋過了江北,從南朝開始,江南的大開發就沒有停過,到我們這個時代,這種開發能轉化出的力量已經能碾壓江北了。”
“不僅如此,江北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是在退化的。具體到華北一代一路畫到河南去,經濟發展水平不僅在退化,而且還被人人為的破壞。”
常升愣了一下,“北元?”他們把中原土地當草場的事他是知道的。…。。
“不止,河北的貧瘠化是一個漫長,但切實在發生的過程,特彆是在宋朝三次改變黃河河道以後。”朱雄英搖了搖頭,“在宋初的時候,趙光義還想著以兵為牆,來抵擋一下遼人,到了後期,這個方針基本就維持不下去了,因為河北爛了,想在這裡維持大規模軍事存在,光是後勤就能讓北宋窒息。所以金軍南下的時候,其實可以說是如入無人境。”
常升有些明白了。
“經濟發展情況,是很多朝政大事的關鍵。”朱雄英說道,“曆史再往前推,到了唐朝的時候,經濟情況又是另一幅模樣,和我們大明不同,不是南北劃分,而是東西劃分。”
“你是想說安史之亂。”
朱雄英點頭,“關中的經濟稟賦在那時已經逐漸落後於關東,特彆是河北了。經濟地位是會決定政治地位的,關中門閥把持朝政,關東門閥卻有錢無勢,結果可想而知。”
“但這和當下的大明也不像啊。”
“的確不像,當下大明的情況是,南北是想分家過日子,南方看不上北方這個窮兄弟,不想接濟它。北方不想受南方這個兄弟管,所以現在也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