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陛下算是定了禦前會議的基本章程,以後這大明的諸事,多半便會在這裡議定了。”曾秉正以前輩和老上司的姿態對劉仁說道,“劉大人,你已經是一部之長,位極人臣了,所以一定要持重慎行。”
“謝曾大人指點。”劉仁很有禮數的回應道,接著帶著期待目光的看向了唐鐸,希望他也能指點一下自己。
“老夫可沒什麼能教你的。”唐鐸擺手,但停頓了片刻後,還是說道:“老夫的身份,經曆和在朝中的作用都與你不同,所以老夫能告訴你的是,你若是想學我,那大體就會成為第二個汪廣洋了。”
這話算是把曾秉正和劉仁都嚇了一激靈。
當初汪廣洋為什麼自殺,二人自然都清楚無比。究其原因就四個字,屍位素餐。
“陛下讓汪廣洋去當右丞相是為什麼?”唐鐸放低了聲音,“為君之道便是製衡,結果這人倒好,當起了甩手掌櫃,什麼都不做,任由胡惟庸去發展朋黨,當初陛下隻是去信斥責,沒有下旨殺他已經是顧念君臣舊恩了。”
聽到這,曾秉正和劉仁都下意識地看了對方一眼,接著,他們也瞬間發現,我們兩這關係和那時候胡惟庸跟汪廣洋的關係可太像了。雖然六科獨立了,但說到根上還是有一層上司和下屬關係在的。
“多謝唐尚書指點!”立刻的,二人非常真誠地向這位皇帝身邊的老大臣行了一禮。
唐鐸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現在很享受這種給彆人,當人生導師的感覺。
就在三人說話間,他們遠遠地看見了工部尚書趙俊帶著幾十個工人,和幾輛拉貨的大車向奉天殿的方向走了過來。
今日的早朝趙俊並沒有參加,儘管工部在朝中向來沒有什麼存在感,但很多人還是好奇,這位工部尚書去哪了,特彆是今日的早朝注定是要載入史冊的情況下。
“趙大人,這是?”曾秉正,唐鐸和劉仁走下了階梯,向趙俊迎了過去。
“奉陛下之命,改造一下幾處大殿。”說著,趙俊拍了拍身旁一輛拉貨的馬車,車上放著幾大根粗長的銅棒,每根大概在五尺左右。(一米五的樣子),“在大殿的屋脊上安裝避雷針和避雷帶,我這一早上就在忙這件事了。”…。。
“這……”
三人麵麵相覷,他們當然明白避雷是什麼意思。
一般在高大的建築上,都會在屋頂做一些有避雷意義的裝飾物,像奉天殿正脊兩端的龍頭型,琉璃裝飾物,便是用來避雷的。
不止如此,有些大殿的屋脊上還會放入銅製的寶匣,寶匣中會裝一些五金,五穀,統稱為鎮物,以起到避雷的作用。
另外還有在攢尖類建築的木構架頂部,會搭建一根立著的木柱,這根柱子的下部會落在一根木梁上,立柱均稱為“雷公柱”,下部支撐的梁則稱為“太平梁”,寓意有著雷公柱和太平梁的護佑,建築就不會遭受雷擊了。
但三人都清楚,這三種方法大概率是沒有什麼用的,該被劈還是會被劈。
趙俊先吩咐了幾名大漢將軍帶著工匠去搭建塔架,自己則留在了原地,想打聽一下這次早朝的內容。
大致了解了一番後,他的心情在鬱悶和愉悅間來回跳躍了一下。鬱悶是這次朝會上發生的事,一如往常地和自己的工部搭不上任何的邊。愉悅的是,有人退步了,自己卻站在原地,說明自己是進步了啊。這一點自然值得他高興。
幾人聊了一會兒的時間,下朝的官員們也都因為好奇,紛紛靠了過來。聽說是要安裝什麼避雷針,大多數人的心中都不免升起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總結下來就一句話,當今陛下這是害怕上天的責罰了吧。
“避雷針就是引雷的。”突然一個清亮的聲音傳來,打斷了眾人的猜想。
眾人隨著聲音望去,見是太子到了,紛紛行禮。
朱標擺了擺手,繼續說道,“電閃雷鳴是一種自然現象,大致說來,就是當雲層下部的負電荷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便會和地麵上的正電荷形成電場,電場隻要足夠強大,就能擊穿空氣,使得雲層和地麵之間的電荷迅速中和,形成閃電。”
在場的所有官員都呆呆地望著太子,不約而同地想著,啥!啥!啥!這說的都是啥!
“你們現在理解不了很正常,以後你們就會知道了。總之,這根銅棒會將閃電吸引過來,然後通過傳導方式接入到地麵,防止造成大殿被雷電劈中,引發火災的事情發生。”朱標頓了頓,“各位都知道,在雷雨天時,是不能在樹下避雨的,因為閃電一旦形成,會第一個劈中離地麵最高的物體。曆朝曆代的皇宮都建在了開闊之處,故而皇宮也自然成為了一片地區離地麵最高的建築,所以往往會遭到雷擊。”
“殿下,雷擊乃上天示警,怎麼可能躲的掉呢?”有官員突然義正言辭地說道。
朱標看了一眼說話的人,“趙興,禮部的,難怪了。”他淡淡的一笑,“你應該是道德君子,上天肯定不會用雷電劈你。所以孤給你一個任務,從現在開始,隻要有電閃雷鳴的情況,你就給我到這來放風箏!”
趙興呆住了。
朱標懶得再看他,對著跟在自己身邊的張玉說道:“走吧,孤帶你去謹身殿看看。”
“是,殿下!”
張玉恭敬地行禮,也不看其他人,便跟著太子離開了。
其餘要參加禦前會議的大臣也紛紛跟上了太子的腳步。隻有趙興一個人呆呆地站在奉天殿前的大廣場上,沒有人理他,也沒有人叫他,仿佛這一刻全世界都拋棄了他。39288529。。
等待日出的月亮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