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願為大唐皇帝陛下上尊號!(1 / 2)

在李承乾的心中,親情宛如那潺潺流淌的溫暖溪流,緩緩滋潤著他的心田,給予了他無比珍貴的歸屬感。

他在朝堂之上、在權謀鬥爭中、在征戰殺伐裡,身心俱疲,始終與這個世界有著淡淡的疏離感。

兩個孩子的出現,讓他體會到了那種源自血脈深處的緊密相連。

每一次看到蘇芷溫柔的笑容,每一次聽到孩子們稚嫩的笑聲,他內心的疲憊感便會奇跡般地消失一大半,那些煩惱憂愁都在這親情的撫慰下漸漸消散,隻留下一片寧靜。

兩儀殿內,李承乾正襟危坐,與內閣大臣們一同處理著這些日子積壓下來的諸多事務。

大臣們依次呈上奏章,那些亟待李承乾拍板做決定的策劃方案,在他的深思熟慮下,全都順利通過。

在忙碌的政務處理過程中,李承乾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多次落在了內閣的兩位新人身上,一個是武媚娘,一個是狄仁傑。

這兩位在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臣,此刻卻齊聚在他的兩儀殿內,埋頭苦乾,為大唐的繁榮昌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而陳浮生、趙福生這些年輕人,經過多年的曆練,處理事務已然得心應手,表現得成熟穩重,整個朝堂在這新老臣子的協作下,呈現出一片蓬勃發展的景象,這奇妙的場景讓李承乾不禁心生感慨。

……

翌日清晨,朝會即將開始。以往的朝會,在李承乾出征期間,都是由內閣來主持大局,如今陛下回來了,整個朝堂都為之振奮。

文武百官們身著朝服,個個精神抖擻,容光煥發。

陛下出征這麼久才歸來,可千萬不能讓陛下察覺到他們有絲毫的懈怠,一定要以最好的精神麵貌迎接陛下的回歸,向陛下展示他們的勤勉。

這次的朝會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太極殿內人頭攢動,不僅有大唐的文武百官整齊列班,各國的使臣也都齊聚於此。

與大唐的臣子們莊嚴肅穆的神情不同,各國使臣們在看到李承乾步入大殿的那一刻,便迅速走到殿中,毫不猶豫地行起了大禮,齊聲高呼:“拜見大唐皇帝陛下!”

那聲音在殿內回蕩,久久不絕。

李承乾微微抬起頭,掃視著眼前的這一幕,心中不禁有些驚訝。

從元日盛典到如今已然入秋,他未曾想到這些使臣竟然還滯留在大唐。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了這些使臣身上,眼神中透露出疑惑,緩緩開口問道:“各國使臣,如今已然入秋,天氣漸涼,各位還不速速回國複命?留在大唐究竟所為何事啊?”

隻見帶頭的柔佛國使臣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柔佛國此次能代表諸國發言,並非因其國力強盛,而是因為他們國家出了一位頗具影響力的人物——馬紮。

“陛下,我等留在大唐,正是為了能夠有幸見到陛下您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