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殃及池魚(加更)(1 / 2)

十月份的嶺南大地,還是熱浪滾滾。

然而對於汕美城區的國泰食品廠而言,卻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國泰食品廠的總經理,也是該公司的董事長和大股東林吉利,正聽著采購部門負責人的彙報。

“老板,我們這個月從外部收購的羅非魚數量,下降到隻剩下兩百噸不到。”

林吉利眉頭一皺:“原因呢?”

“我詢問了之前十幾個和我們合作過的養殖戶,他們表示養殖羅非魚的收益太低了,一畝就賺五六千塊錢,他們都去養埃及魚了。”收購部門負責人也是一臉無奈。

“埃及魚?”林吉利瞬間反應過來:“海陸豐公司在推廣的埃及魚?”

“是的,就是因為海陸豐公司,目前馬宮鎮的埃及魚養殖規模達到了近5000畝,而且附近幾個鎮也有上千畝魚塘的養殖戶獲得了定向養殖牌照。”

而國泰食品廠的核心養殖基地,就在馬宮鎮對麵的梅攏鎮,雙方就隔著長沙灣。

國泰在梅攏鎮的自營養殖基地,麵積大概有2500畝左右,其中近一半養殖羅非魚,每年產出羅非魚4500~5000噸,另外還向周邊收購3500~4000噸羅非魚。

之前他並沒有預料到海陸豐公司推廣埃及魚養殖的威脅。

畢竟兩個公司的產品並沒有太大的重合度,就鰻魚罐頭有可能和國泰的魚丸產品產生一點競爭,其實也無傷大雅。

然而隨著海陸豐公司瘋狂向周圍的養殖戶發放埃及塘虱的定向養殖牌照,國泰終於意識到了不對勁。

“養殖埃及塘虱的收益多少?他們收購價格多少?”林吉利詢問道,他之前沒有太關注這件事,隻聽說最近馬宮鎮的埃及塘虱養殖非常火熱。

“每公斤3塊錢。”收購部門負責人擦了擦冷汗。

林吉利瞪大眼睛:“什麼?每公斤3塊錢?他江淼瘋了?這個價格他不虧本嗎?”

“他們好像是收購埃及魚做魚粉和魚油,最近幾個月魚粉和魚油的價格飆升,利潤應該是不錯的,不然不會繼續擴大收購規模。”

“魚粉?魚油?原來如此,不過埃及魚魚粉真可以賣出去?這東西的土腥素含量太高了,會導致水產品土腥味大增吧?”林吉利眉頭緊皺著。

“聽說海景公司最近擴建的5000畝魚塘,就是養殖鰻魚的,他們好像就是采購了海陸豐公司的鰻魚飼料。”

聽到這個消息,林吉利趕緊拿出手機,打了顧海景的電話。

不一會,電話就接通了。

“林兄,有什麼生意要照顧兄弟我?”

“海景,我有點事情想谘詢一下你,是關於海陸豐公司的,不知道方不方便?”

“海陸豐公司?怎麼,林兄也想養殖鰻魚?”顧海景有些意外。

“不是,我聽說海陸豐公司使用埃及魚做飼料,他們的飼料價格多少?”

“價格要看類型,前段2萬一噸,中段1.5萬一噸,後段2萬一噸。”

“這麼高?那怎麼賺錢?”林吉利可是業內人士,他非常清楚各個經濟魚類的養殖成本,鰻魚從小苗到可上市的白鰻,每噸白鰻至少需要2.6噸飼料。

“哈哈,你最近不在汕美吧?”

麵對顧海景的答非所問,林吉利還是耐心地回道:“是呀,我去了香江和東南亞一趟,一個星期前才回來。”

“海陸豐公司的新飼料配方,可以做到每噸白鰻1.86噸飼料,而且將養殖周期從一年壓縮到七個月,同時通過後段飼料和流水池,可以去掉鰻魚體內99%的土腥素,你說他的飼料值不值這個價?”

“我靠!?真的假的?”林吉利被這個數據驚呆了。

“真的,我其中500畝魚塘已經投苗了兩個多月,鰻魚生長速度就和打了激素一樣,要不是我拿他們的飼料去化驗過,都要懷疑江淼是不是搞了什麼狠活。”

林吉利對於海陸豐公司的這個飼料,還是非常佩服的:“這個效果,確實值這個價,不過我今天打電話給你,主要是因為他們家的埃及魚收購量越來越多,我這邊的羅非魚收購受到了影響。”

“是這個事情呀?他們收購的埃及魚價格確實有點高,加上埃及魚的生長速度和養殖成本比較低,養殖戶收益確實會很高。”

“是呀!每公斤3塊錢,弄得我都想養殖埃及魚了。”林吉利苦笑著。

顧海景的聲音緩緩響起:“其實也不是不可以養殖,不過需要通過海陸豐公司的審核,不然他不給你牌照,你養殖了也沒有用。”

“我也是開玩笑,不過現在有些麻煩了,靠我自己的養殖基地,羅非魚供應不太夠,會影響其他產品的生產。”

“說到這裡,之前過去海陸豐公司,還看到他們在搞魚丸廠,說不定已經在生產了,林兄可要關注一下。”

“還有這種事情?”林吉利怎麼感覺自己出門兩個月,仿佛汕美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嗯。”

“海景,你能不能幫一下老兄,引薦一下,我想和江淼認識一下。”

“可以呀!我打一個電話,應該沒有大問題,不過林兄,你們現在有競爭關係,他可不一定會減少埃及魚的收購規模,就算是他同意,地方也不會同意的,畢竟在涉及到上千戶養殖戶,其中還有很多是貧困戶。”

顯然顧海景是在提醒他,要注意下海陸豐公司背後的巨大利益鏈條,彆太衝動。

正如顧海景所說那樣,現在海陸豐公司簽約的埃及塘虱養殖戶已經逼近2000戶,直接產值超過10億元,加上間接產值,已經是一個不小的產業了。

這還不是海陸豐公司的主營業務,加上其他產業,海陸豐公司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在本地變成了一個龐然大物。

而國泰食品廠的總資產,加起來就十幾億左右,年營收也隻有四五億左右,淨利潤不到一個億。

拿什麼和海陸豐公司硬碰硬?

到時候地方大概率會站在海陸豐公司那一邊。

這就好比去鵬城狀告企鵝一樣。

舍小保大,那是必然的選擇。

“老哥我知道分寸。”林吉利可是老江湖了,自然不會和年輕人那樣衝動。

“那就好,事情能不能成,我待會都打電話過來。”

“麻煩你了,下次我請你吃飯。”

“林兄太客氣。”

掛了電話,林吉利陷入了沉思之中,過了一會,他又吩咐秘書,讓人調查一下海陸豐公司的詳細情況。

半個小時後,顧海景再次打電話回來,說已經幫他約了江淼,時間是在後天中午,隻要他去海陸豐公司的總部,就可以見到江淼。

不知不覺,窗外已是夕陽西下。

就在此時,秘書敲門而入。

“老板,這是您要的海陸豐公司資料,這是我們今天收集到的全部資料了,或許可能存在一些遺漏。”

“沒有關係。”林吉利也知道時間太短了,隻能收集到大概的情況。

他打開文件夾,上麵羅列了海陸豐公司的各個產業。

包括月售2億左右的鰻魚苗產業,麵積500多畝的南湖農場,近期大火的白鬆露產業,已經投入使用飼料廠、魚丸廠和新養殖場。

近期剛剛投資建設的飼料二廠、紅草鎮500畝草莓種植園和草莓加工廠。

投資了麵積超過4萬畝的榴蓮種植園。

投資了一個抽水蓄能水庫,正在審批之中。

已經在開工建設的新辦公樓和員工小區。

以及金銀加工廠、金店和江海食府等產業。

同時還有海陸豐公司向汕美農商行借款50億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