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埃及塘虱—鮮甜型(適用於魚湯、清蒸魚、醋魚、鬆鼠魚),鮮魚整條30元每公斤(20條起批),淨魚肉片45元每公斤(100公斤起批)。這個價格看起來,和草魚比起來差不多,李誌鵬去菜市場采購的草魚,如果大批采購的話,一般是每公斤15塊錢;黑魚則是32塊錢每公斤,脆肉皖魚通常在40~60塊錢每公斤。
就在他查看商品詳情頁的時候。
中巴車已經來到了埃及塘虱的養殖場。
進了場地裡麵,李誌鵬和老孟等人在一間專門準備的試菜間裡,吃到了三種埃及塘虱的魚肉。
“竟然真是脆肉口感。”
“這個鮮甜型的埃及魚…”老孟此時也放下了對埃及塘虱的偏見。
而他們的遊客隊伍之中,還有其他幾個同樣是餐飲店的老板或者廚師,顯然這些人的目的,和李誌鵬差不多。
不少人已經蠢蠢欲動。
畢竟江海食府已經打好樣板。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埃及塘虱,哪怕是經過專門調養後的高蛋白型埃及塘虱,體內的脂肪含量下降了不少,可仍然屬於高脂類型的魚。
可架不住這些特級埃及塘虱的綜合表現非常好。
出肉率高,沒有細骨,沒有土腥味,去皮後,連魚腥味都會減少很多,還有幾個類型可以選擇。
加上整體價格偏低。
要不是風評不好,這魚早就賣爆了。
這個價格可以秒殺市場定位差不多的龍利魚。
回去之後,李誌鵬迅速從海陸豐公司的網店采購了一批活體的埃及魚,準備根據這些魚,改良一下他們店的魚料理。
因為今天在江海食府吃的水煮魚,讓李誌鵬發現了另一個情況,那就是口味偏向於清淡的本地人,對於江海食府改良的低麻辣版本水煮魚,接受度較高。
畢竟如果按照川菜版本的水煮魚,那個辣度對於嶺南絕大部分的本地人而言,實在是有點難以下嘴。
這就如同東瀛的中華料理、歐美的所謂中餐,很多時候為了適應當地人的口味,必須做出改良。
當然,並不是說嶺南本地人不能吃辣,而是嶺南本地人之中,可以接受川辣、湘辣、贛辣的人,在本地是屬於少數群體。
如果不考慮客流量,自然可以搞原汁原味的川菜版水煮魚,如果是為了客流量,那辣度肯定要妥協。
汕美各城鎮的一部分相關餐飲店,被迫做出改變。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改變的決心。
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安分守己
很快就有謠言說江海食府使用了埃及塘虱,那些埃及塘虱都是在廁所旁邊喂養的,還專門喂養糞便。
但是海陸豐公司預判了這些人的反應,一開始免費帶客人去參觀養殖場和工廠,就是為了對抗這種謠言。
而且這些造謠的人,顯然低估了本地的決心,以及對於海陸豐公司的關注度。
網上的謠言一出來,還不到一天。
就立刻被當地有關部門順著網線鎖定了地址,然後喜提賬號封禁、社區送溫暖、銀手鐲、喝茶一條龍。
畢竟這產業關係到汕美幾千戶養殖戶,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養殖戶加入,產業價值幾十億,又關係到不少人的帽子。
敢造這謠,真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
很快當天晚上,汕美電視台就報道了這件事。
那些養殖戶也紛紛站出來發聲。
這件事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了,幾家餐飲店和幾個草魚養殖場的利益受損又算得了什麼。
更何況海陸豐公司又不是不允許你采購埃及塘虱,加上不斷擴大的定向養殖牌照,將那些養殖草魚的養殖場迅速轉變為養殖埃及塘虱,並沒有造成太多人的利益損失。
畢竟目前海陸豐公司的埃及塘虱隻在粵東地區小範圍上市,影響還不是很大,本地養殖草魚的養殖戶並不多,主要是當地飲食習慣偏向於海魚。
不過這隻是暫時,以後隨著海陸豐公司和國泰公司的廉價魚丸魚豆腐大量上市,估計其他地方的魚丸廠就要倒黴了。
但是沒有辦法。
市場競爭就是如此殘酷。
產品成本無法有效降低,或者無法和廉價產品進行差異化競爭,那高成本的產品,自然會被市場淘汰。
這也是現在很多企業,越來越喜歡講故事的原因。
他們想通過講故事,賦予產品更高的“價值”,從而和其他同類型的廉價產品做“分割”,最後實現差異化競爭。
典型的例子,就是維生素產品。
普通幾塊錢一瓶的維生素c,和那些吹得天亂墜,一瓶上百塊錢的複合維生素片,兩者的維生素c有本質上的區彆嗎?
沒有。
那為什麼兩者價格天差地彆,原因就是有人會講故事,也有人選擇了保守的老派產品理念。
海陸豐公司選擇兩者都要。
既要會講故事,又要儘可能維持產品的性價比。
隨著時間的推移。
8家江海食府已經開業了一個多星期。
本地人也逐漸接受了埃及塘虱上餐桌的現象。
不僅僅那些水煮魚、酸菜魚、烤魚店會購入特級埃及塘虱,甚至連那些小作坊式的日料店,也發現海陸豐的埃及塘虱,完全可以取代鰻魚。
當然埃及塘虱和鰻魚的風味還是有區彆的,不過不是老饕,一般是吃不出來的,特彆是使用了特級埃及塘虱之後。
同樣,本地菜市場的一部分魚檔,也有人開始嘗試從海陸豐公司批發特級埃及塘虱,向市民銷售。
雖然還是一部分人對於埃及塘虱的感官不好,可還是有人願意嘗試的。
而且養殖場那邊,為了避免被冒牌貨搞壞口碑,引進了一套專門給魚打“身份證”的係統。
使用特定二維碼牌子,然後訂在埃及塘虱的尾巴上,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知道這條魚的編碼、重量、出廠時間等。
而且可以通過不同顏色的牌子,區分高蛋白型、彈脆肉型、鮮甜型。
這些牌子就是埃及塘虱的身份證。
幸好養殖場提前做了準備。
在看到埃及塘虱大熱之後,本地確實有不少埃及塘虱養殖戶起了小心思,準備偷偷假冒海陸豐公司的埃及塘虱出售。
不過當他們看到海陸豐公司的埃及塘虱,那魚尾巴上掛著的牌子後,小心思一下消退了不少。
更何況,海陸豐公司的銷售員已經給那些采購的魚檔老板、餐飲店老板提醒過,海陸豐公司就一家網店,或者直接到江海食府提魚,沒有其他
銷售渠道。
如果他們發現了,請向海陸豐公司舉報。
但凡那些餐飲店和魚檔老板聰明一點,就知道采購劣質埃及塘虱,隻會自取滅亡。
畢竟客人吃了一次,發現有問題,下一次大概率不會再來了。
一條魚就算多賺錢一點錢,沒有回頭客,店鋪和檔口遲早要倒閉。
這又不是賣古董珠寶名牌包包之類的奢侈品,這種單價極高的東西,用假貨騙人,自然是能騙一個是一個,畢竟一次的收益計算幾萬塊起步。
而海陸豐公司的市場調研部,已經研究了很多相應的方案,就是為了確保可以保護公司的利益。
就在埃及塘虱和衍生產品的銷售,日漸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的時候,公司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合作邀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