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公平鎮本身也沒有那麼多勞動力,根據鎮政府提供的信息,公平鎮2024年的常住人口大概在11萬左右,考慮到公平鎮是勞動力大量流出區域,因此適齡勞動力占比大概為50%左右,即5.5萬人。這5.5萬適齡勞動力之中,要刨除公務員、老師、小個體戶、孕婦,再刨除一部分不適合的人群,比如體弱多病、嬌生慣養、劣跡斑斑、好吃懶做之類的人,滿打滿算大概就隻剩下3萬人左右。
要從3萬人之中,招聘5000名農場工人,顯然是不可能的。
畢竟很多本身就有固定工作,或者家裡麵經營著農場,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忍受農場的工作強度。
因此從外地引入勞動力,就是必然的選擇。
一旁的老吳,將華子塞給高向陽:“高場長彆客氣。”
“下次彆這樣。”
老吳聽了高向陽的提醒,也覺得自己還是先問一下自家孩子的想法,畢竟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吃不了苦。
雖然他覺得農場的工作就挺好,對於他們這些長年在農村的中老年人而言,勞動強度已經是相對比較低了。
比如搬運東西,很多時候都是使用三輪車和纜車運輸,他們年輕的時候,進山裡麵砍柴之類,隻能用肩膀挑。
老吳剛回到自己的三輪車旁,準備搬樹苗。
另一個同村中年人靠過來,小聲地問道:“水哥,高組長怎麼說?”
兩人一起抬下一棵樹苗,放在了纜車的外掛架子上,然後使用專門的固定繩扣,緊緊扣住樹苗。
老吳邊走邊小聲回道:“公司確實要招人,不過如果是年輕人,要去外地工作,我們這些中年人,雖然可以留在本地,但不能在自己的村裡。”
“看來我閨女是沒有辦法了。”
老吳再次搬起一棵樹苗:“你閨女就初中畢業,又嬌生慣養,農場的活肯定乾不了,公司的文員要大專或者本科生,還是早點找人嫁了吧!都二十八了,再過幾年,就更難嫁人。”
“我也在給她介紹,可惜她根本看不上。”
突然老吳閃過一個念頭:“咱們公司的農場幾個小組長都不錯,你可以趁機撮合撮合。”
“他們?他們能夠看得上我家那化骨龍?”
“試一試嘛!”
兩人一邊聊天,一邊搬東西。
另一邊。
呂偉斌正和公平鎮的鎮長陳國輝,在公平鎮鎮區北側的西山村。
陳國輝笑容滿麵,指著在236國道西側的大片荒地:“呂經理,這一片土地,貴公司滿意不?”
“看起來很好。”呂偉斌拿著望遠鏡觀察著,靠近公路邊,而且公路對麵就是公平水庫,用水也非常方便。
“如果貴公司確定好位置,那我們隨時可以進行征地。”陳國輝這幾個月算是見識到了海陸豐公司的實力。
公平鎮批給對方的四萬多畝山地,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已經被改造了三千畝,加上一部分不需要改造的山地,目前可以利用的高標準梯田,麵積已經達到了上萬畝。
而且看樣子,海陸豐公司是玩真的。
其實陳國輝現在已經不懷疑海陸豐公司的實力了,畢竟很多公司說是來投資,有時候是為了騙補貼,或者上市公司故意做ppt,騙股民的錢。
可海陸豐公司並沒有要求海豐縣給補貼,就要了汕美市的稅務減免,本身又不是上市公司,現在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顯然是真想在當地投資。
加上市裡已經通知他了,如果他還敢怠慢海陸豐公司,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陳鎮,這個位置不錯,我們的工廠至少要1000畝,保底1200畝,如果遇到比較難纏的村民,可以考慮避開他們的農田。”呂偉斌說了一下想法。
“1200畝?可以,給我們一個月,我們會將這片地征收。”陳國輝信誓旦旦的保證著。
可是呂偉斌卻清楚,一個月太急了,如果硬來,可能會引發一些不太妙的情況,因此他笑著搖搖頭:
“不急,也不一定要在西山村,其他地方也可以,陳鎮可以先和西山村溝通一下,最好和土地所在的村民都談一談,如果村民普遍反對,那我們就更換一個地方。”
“也好。”陳國輝也知道征地這種事情很麻煩,有些地方的村民不會太配合。
呂偉斌補充了一個條件:“另外我們公司也可以承諾,隻要涉及征地的村民,在每一戶招聘一個合適的員工,當然我們是走正規招聘流程,這不是鐵飯碗,如果日後他們違反我們公司的相關規定,該處理的,還是要處理。”
“呂經理放心,我一定會那些村民說清楚。”
“沒關係,慢慢來,反正明年六月份之前,確定好位置即可。”
其實呂偉斌更加傾向於在榴蓮種植園附近的高北村、下洞村、虎啖村、聯和村、西坑村、橫坑村等地設置工廠。
在這些地方,海陸豐公司有群眾基礎,畢竟這些村都有大批村民給公司工作,如果要在當地征地,村民多多少少會給點麵子。
而屬於公平鎮核心區的西山村,和海陸豐公司沒有業務交集,這邊的村民大概率不會太配合。
如果因為征地,搞得烏煙瘴氣,那海陸豐公司寧可更換一個地方。
呂偉斌和陳國輝一行人,在公平鎮一部分適合建設工廠的地方,逛了三個多小時,最後選擇了3個備選位置。
分彆是公平鎮鎮北的西山村;公平鎮南部的新寨村;高北村下轄的高沙村。
這個工廠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用來處理榴蓮和加工榴蓮的;另一部分要作為處理紫苜蓿和白苜蓿的草料加工廠。
其中呂偉斌最看好的地方,就是高北村的高沙村,因為這地方雖然屬於山地,但周圍可以改造的低矮丘陵不少,加上處於榴蓮產區的中心,方便榴蓮運輸到工廠。
榴蓮到工廠之後,隻需要挑選、然後浸泡薑黃粉水,再將一部分次果放熟後,用來加工榴蓮果泥。
這意味著要儘可能縮短運輸距離,可以減少一部分人力物力的消耗。
剛好最後一站是高沙村。
呂偉斌便順路來到了高沙村所在的南蛇嶺農場。
皮卡車來到了梯田中間的山坳土路,在半山腰梯田上的高向陽,一下子就看到了皮卡車,他頓時就知道是公司的人來了,趕緊叫了這小組的小組長替他操控纜車,他急匆匆趕下去。
來到山腳下。
“向陽,工作還習慣嗎?”
“呂經理,我還習慣。”
看著曬得宛如黑炭的高向陽,呂偉斌也知道他們辛苦了:“等農場建好了,年底你們都可能拿到應得的虛擬股。”
類似於高向陽等人,都是之前南湖農場的員工,在公司的工作時間差不多已經一年出頭了,可以分配虛擬股。
在鼓勵員工努力工作方麵,呂偉斌也傾向於老板的方式,那就是直接給真金白銀,而不是給員工講奉獻、灌雞湯、畫大餅。
物質基礎才是收買人心的關鍵。
看了一眼農場的情況,呂偉斌轉過頭問道:“向陽,你這幾天抽空試探一下當地村民對於我們公司在附近建工廠的態度。”
“公司打算將榴蓮和草料廠建在這裡?”高向陽有些驚訝。
呂偉斌搖了搖頭:“還沒有決定,不過我更看好這裡,畢竟其他兩個地方我們沒有群眾基礎,征地太麻煩了。”
高向陽可知道海陸豐公司在新鄉和鹽町的征地是如何進行,有大量公司員工的配合,很容易就可以完成土地征用工作,他也點了點頭:
“確實,如果是在高沙村附近,這邊都是我們的農場,加上下來要招聘一大批本地人,要說服他們配合征地,難度是最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