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生,我悟了啊!(1 / 2)

飯碗已經擺好。

菜不多就兩碟,但是香味撲鼻。

“朱哥,不等成梁?”朱棣在一邊問道,那眼睛是死死地盯著朱安寧,想看出些蛛絲馬跡。

“他下午就說了,要忙活明天席的事情,不回來吃。”朱安寧沒有和朱棣對視,而是徑直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順勢拉了一把方孝孺:“方希直,吃飯了!”

這一嗓子,再度把放空狀態的方孝孺給吼了出來。

“啊……見過朱……”

“行了行了……”朱棣和朱安寧同時大喊了一聲……默契十足,隻要方孝孺不出聲就行……

然後又是一陣沉默。

過了良久,是朱安寧開的口。

“方希直,住進來就不用天天見過這個見過那個了,吃飯吃飯。”

方孝孺剛從那呆滯的狀態中出來,精神還有些恍惚。

他抬頭看了眼朱安寧,又看了眼朱棣,隻覺得這兩人,有點奇怪……

奇怪是正常……

兩人現在都有些不知所措。

朱安寧已經在短短幾分鐘內,想好了基本對策。

那就是當做什麼都不知道……

因為他不知道為什麼朱棣朱橚這兩皇子要隱瞞身份住進自己院子裡……

更不知道為什麼自己都已經快要把指著朱元璋鼻子罵了,自己還活著。

所以他決定,當做什麼都不知道……

既然對方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

一定是有他們的原因的。

一定是有高深莫測,不可揣摩的原因,如非必要,自己最好不要戳穿……不要誤了英明神武殺人如麻砍頭不眨眼的洪武大帝的事……

這是朱安寧的想法。

而朱棣現在滿腦子都是完蛋了,死定裡,不僅要挨揍還要被大哥罵了……

一旦陷入這種情緒之中,我們的燕王朱棣同學,自然也是沒有了什麼說話的欲望。

這飯,是開始得相當沉悶。

唯有方孝孺,好像突然想通了什麼似的,忽然笑了笑。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他莞爾一笑,竟是灑脫了不少。

朱棣也好,朱安寧也好,本是在那惴惴不安的,結果方孝儒一開口,那是直接吸引了兩人的注意力。

朱棣是皺起了眉頭,他之前在大本堂文華殿也是每天四書五經的,文學造詣並不差,所以他是聽得懂方孝孺在說什麼的。

皺眉頭的原因是方孝孺的一番話,有點深意,似乎不在任何典故中……

朱安寧則是直接一愣。

放在一個月前,他肯定是一臉懵逼的。

但是現在……他當然知道出處。

這不王陽明的話麼……

好像今天讓朱棣轉交給方孝孺的那些課程注解裡麵……有小半篇王陽明的語錄。

他嫌麻煩,便沒有去掉……畢竟是pdf版本的。

等下……

朱安寧猛地醒悟了過來。

這方孝孺,不是看了這小半殘篇……在這開始琢磨了吧……

朱安寧以前閒得蛋疼的時候是看過方孝孺的視頻的。

這個耐誅王可不是什麼草包。

實際上,據《明史》記載:“方孝孺,工文章,醇深雄邁。每一篇出,海內爭相傳誦。”《四庫全書總目》評其文章謂:“縱橫豪放,頗出入東坡、龍川之間。”撰有《大易枝辭》《周禮考次》等,還有許多著名文學作品,如《蚊對》《指喻》等,每篇都各具特色。

而且這家夥雖然犟,但是文學上造詣可謂是高到不行的那種。

不然也不會在攻下南京前被造反王姚廣孝惦記,點名要他來寫即位詔書。

所以方孝孺今天拿著朱安寧的注解,一看就看出了王陽明文章的立意之獨特……

作為宋濂的弟子,他教一群鄉裡的學生其實綽綽有餘,而且還有胡修道和柳文從旁輔助,其實今天的教學並沒有出什麼大事,充其量就是比較枯燥而已。

隻是鄉學的學生又不是剛上學,竟然也忍受了下來。

所以課程結束後,方孝孺得以繼續去看王陽明的文章。

一看不要緊。

整個人直接是陷了進去。

心學說起來,是脫胎於儒學的唯心學說,越是學術素養高的人,琢磨起來越容易魔怔。

方孝孺便是如此。

這明明與他打小接受的教育背道而馳……硬說的話,可以說是離經叛道了。

但是就是這麼地有意思。

寫下這些文章的人,好似是一個已經通讀了四書五經的大儒,突然頓悟了更高層次的東西那般。

開始解釋人欲、良知、功夫……

一字一句,極其精妙,讓方孝孺是惱火不已,他渴望能直接麵對寫下這些文章的人,他想和這人討論。

何為知行合一,為何又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隻是未知

他就這般魔怔著從學堂走回了院中,甚至對朱安寧行禮和對朱棣行禮,都是下意識的行為。

直到朱安寧叫醒他吃飯。

他卻突然悟了。

為什麼他會糾結痛苦這未署名的文章……

因為他在意,他想辨個對錯,就像曾經他麵對朱安寧,麵對朱棣那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