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快的會在當天就接到急報,慢的則需要三五七八天。
那些老朱傳下去的安排。
很快就會落實到整個大明上。
但是,這和應天府郊外等待收成的各村村民們,暫時沒什麼關係。
他們習慣性地早起,然後習慣性地開始弄吃食,以方便帶到田裡去勞作。
平民是做不到一天三餐的。
許多人,兩餐溫飽,就已經是極限。
官道邊上的農民們都很是麻木。
作為佃農。
他們沒有更多的盼頭。
隻求今年的收成在交上去之後,餘下的,能讓自己一家老小,過個不餓著的年,就已經是極好。
更多的東西,不能去奢求,也不好去奢求。
而今天,本該是日常的一天。
清晨的官道,卻給了他們非日常的畫麵。
一群人黑著臉,穿著官袍,正騎著馬,在官道上疾馳。
“這天還沒亮堂起來,這群官爺是乾嘛……”
“誰知道,關我們什麼事。”
“哎,也是,今年收成也就這樣了,還是羨慕永樂莊那邊,他們那邊今年不是免租麼。”
“不免也就是抽一成,和不抽有什麼區彆……”
“也是……而且聽隔壁村老黃說,他有一次路過永樂莊,看見了,人家的掛的穗,那叫一個飽滿……打聽了下,說是那朱莊主還帶著人教種田,還用上了一種奇怪的肥料,那是老厲害了!”
“地主還會種田?”
“什麼神仙地主啊!”
“哎,對比一下,我們的?”
“哼……”
“哼……”
兩人唾棄了一聲。
而那群騎著馬的人,也揚長而去。
很快就通到了官道的拐彎處。
那裡已經略微通了一條小道。
畢竟屯田所,需要的物料是很多的。
需要有路源源不斷地運進去。
這群人,是詹士府的官吏。
昨日朱安寧所說的話,他們聽著很不高興。
但是朱安寧的命令,他們卻也是不能不聽。
畢竟是主官。
昨天太子又隱約是支持他的態度。
他們能怎樣。
總不能給自己家裡惹麻煩吧。
昨日回家他們可是狠狠地被教訓了一頓的。
倒不是說他們做了什麼……
而是他們的父輩一視同仁地教訓了所有小輩。
大抵意思就是最近應天府很不太平,做什麼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決不能魯莽。
是讓他們被罵得一頭霧水。
也隻能把原因歸咎於,這兩天的貪墨案,是驚到了他們父親了。
他們哪能想到,自己本來還算富裕的家庭,因為朱安寧一句話,而差點破產。
家產什麼的,大半都交給老朱了哎……
當最後一人下馬,站到了那屯田所臨時平整出來的平地上時。
朱安寧已經在那裡等候多時。
他身邊還站著的是朱棣。
“嘖,今天點卯大家倒是準時了不少啊。”
人群中還混了個本來不屬於詹事府的宋慎。
他是昨日出宮前被小太監通知今天的事情的。
有些無奈,卻也是無可奈何。
他跳下馬,來到了朱安寧的跟前。
“朱大人,要點卯了對麼?”
“嗯?小宋大人,你也來了?”
這話是問得宋慎一陣鬱悶。
他能不來麼?
昨天這太子爺是話裡有話啊。
他這從序班變成詹事府主簿,不就是來輔助朱安寧辦事的麼……
“回朱大人,按昨日太子的意思,我應當是要輔助您的。”
“嗯?這倒是好事!”
朱安寧聽完,那是咧嘴笑了起來。
正愁人手不夠,上麵就一直給自己派人。真是nice!
“既然如此,那就麻煩小宋大人幫我點卯咯。”
朱安寧撂下話語。
那宋慎便已經站到了眾人麵前。
念起了名字。
不出意外的是,沒有不來的人。
在點卯完成後,朱安寧和朱棣也隻是點了點頭,沒有言語。
他們領著一群人往屯田所那裡更深處的地方走去。
那是荒草叢生的地方。
這土地不整一遍,是沒辦法種東西的。
而整地,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
不遠處,屯田所裡的所謂軍籍,實際上就是類似軍戶佃農的那些農夫,早已起來。
他們正在忙著整地
。
動作都是熟練無比。
一看就是老手。
那群人看著朱安寧帶著一群穿著官袍的人走到跟前,也是好奇地觀望了一陣。
“這不是昨日那大人麼?怎麼回事……怎麼又領著一群官爺過來這裡了……”
“你昨日沒聽?這朱大人就是咱們屯田隔壁永樂莊的地主啊!”
“什麼地主,人家現在可是大人了!”
“對對對……據說這朱大人耕田可有一手了。”
“你就胡說吧你,不就是那些老娘們以訛傳訛,什麼都敢說,你還真信啊?”
“啊?假的?”
“不然呢?”
幾個農夫,看見了朱安寧,簡單地爭論了兩句。
朱安寧哪知道這些。
他隻顧領著這群明明知道要乾活還敢穿官袍來的傻逼,去到工作地點。
那裡,他早就讓李景隆安排好了工具。
就等勞動力到來了。
“這邊,到那河邊,1000畝,都是我們的詹事府的耕地,之前就和太子商量好的了,我們需要種一些東西,未來有大用。”
他話說得很直接。
“1000畝是多少?”
跟在他身後的官吏在向身邊的人發問。
“我哪知道……應該很多吧。”
那人沒能回答。
而朱安寧卻是繼續說了下去。
“我要求不高,你們先把這兩百畝地給平整了吧,均下來一人也就幾畝。”
朱安寧知道他們不會,便也沒有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