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前工部尚書,之前是趙集的主官,後升浙江布政使,是郭桓案中少數乾淨的布政使。
倒不是他主政的浙江沒人貪……
反過來,那是大貪巨貪。
但是,這安然就像他的名字那般,那是安然無事……
大抵是元末做山東行省左丞的經驗起了作用。
他在知道下麵人大貪特貪的情況下,居然能做到基本不沾。
簡直是布政使楷模。
連毛驤都不能編排到他。
這讓老朱都感歎不已。
“做官能做到他這般,倒也算是可以了……”
於是,在一眾布政使人頭落地的情況下,他這浙江布政使那是一枝獨秀,不僅沒事,還被朱元璋召進了禦史台,頂了退休的劉伯溫的位置。
要知道,整個明朝,對禦史的要求都是極其嚴苛的。
皆因禦史的彈劾權力,實在是大的離譜,不僅如此,禦史們還擁有推薦人的權力。
但是,這權力也是高危得很……
畢竟彈劾錯了,他得遭罪。
推薦做官的人出問題了,他也得遭罪。
所以不同於電視劇裡禦史們癲了一樣瘋狂彈劾的情況。
實際上大部分禦史,那是相當謹慎的。
都是嘴上可以罵,甚至朝堂上他們都罵,但是真正上升到彈劾的情況,那確實不多。
要是說一般朝官的彈劾是TNT的話,禦史們的彈劾那就是溫壓彈了。
好用,但是不能隨便用。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便是明朝禦史台,或者說後期稱為都察院的這群明朝公務員們的日常狀態……
禦史大夫,可是禦史們的頭頭。
立於六部之上的七卿之首。
而現在,出任這個位置的,正是安然。
安然同誌,是吾日三省吾身,我這一生,如履薄冰,能走到對岸嗎?
一把年紀的他,壓力很大。
但是卻也是實在沒辦法。
劉伯溫退了,李善長也退了,文官中得來個威望夠高的人,選來選去,最後朱元璋選中的人是他。
這讓這個老臣,是在臨退休的年紀,終於是爬到了一品大員的位置上。
也是讓一眾官員開始往他那邊依附過去……
無他。
都是搞人,禦史台的人搞人還講個邏輯。
但是錦衣衛的那些鷹犬們,可就是比較變態了。
他們有時候還算有點道理,但是有時候惹急了,那就是他們就是道理了。
這朱元璋現在對著錦衣衛也是睜眼閉眼。
讓文武百官們是敢怒不敢言。
武官勳貴們倒還好。
都是打天下的自家兄弟,隻要團結在朱元璋老板和朱標小老板的身邊,他們認為,這輩子呐,那是高枕無憂,真就是仙人來了,也不至於要他們的小命。
文官們就慘兮兮了。
現在正是處於無依無靠的狀態,眼看終於來了個安然大佬,那是趕緊就湊了過去。
趙集本身是沒有這個想法的。
奈何他現在是六部唯一的尚書。
他不想去,那些好同僚們也會推他過去。
特彆是【前尚書】們。
“安大人……”
上朝前夕。
大家都在往宮內走去。
趙集是走到了自己老上司的身邊,準備寒暄兩句。
結果才剛開口。
安然就說話了:“小趙,做到尚書了,不錯。”
“還是多虧安大人教導。”
“我能教你什麼,我隻能教你些安身立命的本事,不拉幫不結派,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而已。”
安然看著自己的老下屬沒有在這次風波裡出事,說不高興那是假的。
但是作為禦史大夫,他不能表露太多的東西。
“哎……安大人,我也不想蹚渾水……但是那些帶刀的人,實在是有些狠了。”
“做好自己的本分,帶刀那些,什麼時候過來找過你……”
“也是……還是做好自己本分吧。”
趙集那是連忙點頭。
實際上那群文官推趙集過來敘舊,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朱安寧之前的認知是正確的,趙集是技術型官僚……不是行政型。
於是,他兩的對話很快就此終結。
一群朝官,陸續去到了大殿內。
不一會,便開始忙碌的上朝時間。
朱元璋是勤政的,朱標其實也是。
經過胡惟庸案和郭桓案的清洗,現在的朝官們已經乖巧了許多。
那是有事就奏事,無事,那就退朝罷了。
朱元璋是快速地解決完了今天的問題,然後在退朝前,突然開口叫住了安然和趙集,以及楊思義和李文
忠。
四人是多少有些意外,不僅是他們,應當說很多人都覺得意外。
不過,卻也不能表現些什麼。
下班了就趕緊走吧。
於是一臉疑惑的安然還有趙集等人,是跟著朱元璋,來到了內閣所在的殿內。
朱標自然也是站到一旁。
朱元璋也沒有廢話,他把幾張紙遞給了朱標,讓朱標給他們傳閱一下。
幾人那是一臉疑惑地開始看那紙張。
然後越看臉色越不對。
直到最後,是安然猛地站了起來。
作為前布政使,他是能知道這幾張紙的價值的。
楊思義更是激動,他大喊了一聲:“陛下,此說法……當真不當真?”
李文忠也是臉色古怪了起來。
趙集是反應最慢的那個,雖說現在這個也和他有關,但是始終不是他太過熟悉的領域。
朱元璋看著四人的反應,那是哈哈大笑了。
“此方子,我已經試過了,確實有效。”
朱標也是在一邊點了點頭。
楊思義那是激動不已。
“製鹽還能如此簡單?”
“不應當啊!”安然也是摸了摸胡子,不敢置信的樣子。
“也就是節省了點工序而已,確實是簡單了不少,出來的味道尚可,安大人,作為前浙江布政使,你覺得按這法子來製鹽,能夠提升多少產量?”
朱元璋背著手,問道。
他找安然來,不僅是因為他是禦史大夫,更重要的是,這是唯一一個在朝中的前布政使,這種沿海地區的布政使一把手,肯定是知道鹽產量的,而且安然本身又是個細微謹慎的人,所以朱元璋很想聽聽他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