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怎麼?你們都認識他?(2 / 2)

隻見那安然是深吸了一口氣。

“翻倍。”

“翻倍?”朱元璋是一愣,楊思義又是一副要哭的樣子,沒辦法,會計是這樣的,要麼在進去的邊緣,要麼在被打的邊緣,很少有其他狀態。

楊思義聽著翻倍的說法,是直接就頭腦風暴起來,不自覺地開始盤算這能帶來多少財政。

“翻倍是臣粗略的想法,隻能更高!”

“還能更高?”

“應當是可以的!”安然拜了拜,很是篤定。

朱元璋和朱標則對視了一眼,連忙對趙集問道。

“還有無工匠可以調動,海邊加蓋製鹽場地需要多久!戶部!那個楊思義!清點一下附近幾個靠海行省的鹽田,算一下能增加多少產量!”

鹽在古代的重要性。

那是和鐵同等級的管製物品。

現在有辦法能提高產量,朱元璋哪能放過!

而聽見朱元璋的話。

趙集卻是一臉苦相。

“陛下……陛下……沒人了啊,總部、虞部、水部、屯部四屬部都在搶人……特彆是虞部、水部。”

“人呢?都乾嘛去了!”朱元璋那是惱火地拍了拍桌子。

趙集自然也是有些委屈。

“虞部現在新開采了煤炭,總部在加緊製作焦炭,按照之前朱大人的法子,我們已經在應天府附近好幾個合適的地方建起了新的高爐,畢竟永樂莊那個已經不夠用了!”

趙集的回答,讓朱元璋是怒火一熄。

高爐……那不是造槍造兵器的麼。

這個很重要!

“水部要了那麼多人乾嘛!”他隻能換個方向問。

“父皇……水利。”是朱標幫趙集回答。

“……”朱元璋也是馬上想起了,興修水利!這事和朱安寧也有關係……

“屯部總有人吧!”老朱還是不死心。

“相當部分分去江寧屯了……”

“……”朱元璋是一陣沉默,隻覺得自己是不是昏了頭,這麼多事情都忘記了,看來確實是老了。

趙集是站在一邊,動都不敢動。

他整個工部,人都派出去了是事實,他也沒辦法。

鯊了他都沒辦法,還少個人乾活。

他最近一直沒有在永樂莊冒頭,原因便是在建新高爐。

這是朱標的指示。

而李文忠確是突然開了口。

“讓衛所來?”

此時昏了頭的朱元璋,也是終於想起了自己為什麼把自己大侄子也叫過來。

他拍了拍腦袋大笑了起來。

“對,保兒,讓衛所來吧!不過此時茲事體大……由你親去走一趟吧,讓寧波衛來操辦此事!”

做決斷老朱是相當快的。

李文忠也是笑著領下了旨意。

作為文武全才的李文忠,自然也是知道鹽的重要性。

能攬下這件大事,當然是值得開心的事情。

這事能順利理出解決辦法。

是讓殿內的幾人同時都鬆了口氣。

而後安然卻是突然又拜了拜。

“敢問陛下,這等精妙的法子……是哪位官員……亦或是百姓所獻?”

他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出乎大家的意料。

但是朱元

璋卻是很快就想到了這個老臣想乾嘛。

禦史大夫禦史大夫,推薦人的權力他還是有的。

而現在這獻法子的人立了大功。

一般是需要提拔的,如果由他老朱開口就顯得有些奇怪。

這安然也是比看起來要上道得多,他想的是,他代自己老板開口,給那人謀個官職,或者提拔一下,也是極好的。

算是個順水人情。

安然自認為自己的想法,那已經是很能揣摩聖意。

能兩朝為官,且還都是做到高官的他,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隻是隨著他問題的問出。

他是看著場內的幾人突然開始相互交換眼神。

然後又是相互點了點頭。

有些莫名其妙地開始笑了起來。

朱標也是如此。

他笑著對幾人問道:“想必除了安大人外,應當都是猜出這是誰的法子了吧。”

幾人竟是一同笑了起來。

那個名字已經呼之欲出。

隻有安然還楞在那裡。

這個老臣再擔任禦史大夫之前,一直在外地。

對於應天府內的某些小變化,確實不是太過了解。

朱標看著安然在那有些尷尬的樣子,便也是連忙給他解釋了一番。

“詹事府少詹事,朱安寧。”

“哎,果然是他。”是李文忠在歎氣,是一連歎了兩聲。

他歎的是,自己兒子怎麼沒有這麼有能力,而第二聲則是,歎的自己兒子幸好也跟了他一段時間,現在好歹是個千戶,也不算有辱門楣。

“還得是他……”楊思義也如李文忠一般情緒複雜,首先朱安寧提出的大明寶鈔新政,他是雙手雙腳支持的,這般穩定物價的法子,那要比朱元璋不管不顧,瞎印鈔票要好得多。

但是!

也是拜朱安寧所賜,現在他這個戶部郎中代尚書,那是每天都活在財政緊缺的噩夢狀態之中。

工部問他要錢,兵部問他要錢,陛下也問他要錢!

前些日子,甚至連江寧屯都過來問他要錢!甚至還出動了太子和陛下,過來搶他好不容易籌措到的餉銀!真是豈有此理!!!

“還是朱大人這些雜學懂得多,卻又是真的有用,慚愧慚愧。”趙集則是簡單了很多,他就單純是樂嗬嗬地佩服,並且生出了想把朱安寧綁來工部的想法。

但是想來想去,人家都四品了……來工部圖什麼?

要不讓他做尚書?

這朱老板也不一定答應嗷……

幾人的表情是各不相同。

而安然則在愣神片刻後,想起了這個名字。

禦史台是有收集民間言論的職能的。

而這民間言論中……

朱安寧出現的頻率,那可是太高了啊。

什麼收租一成,建鄉學,目前已經開始接受十裡八鄉的孩童!不用束脩!

完了還給自己莊子興修水利,建立工坊讓莊裡的人幫工,然後工錢厚道什麼之類的說法,那是不斷出現。

怎麼?現在來看,是大家都認識,而且還是大人?

已經是官了?

少詹事可不是什麼小官!

“安然,這朱安寧,可是個妙人。”

朱元璋在旁邊補了句,然後繼續說了下去:“江寧屯那邊來的信,這製鹽法子,是五皇子朱橚和詹事府少詹事二人合力完成,據他們所說,那是曆經千難萬險……咳咳……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才做成的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