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文學係主任(1 / 2)

文豪1983 小時光戀曲 3230 字 1個月前

燕大現在的校長是剛上任的。

83年之前的一段時間,燕大校長職位空缺出來,燕大因此進行了一次民意測驗,大家進行一次無記名投票,填寫自己心目中的校長人選。副處級以上的行政乾部、副教授以上的教師均可以參加。

由於之前做數學係主任時搞得好,丁磊孫是得票數最多的人。他以“蔡元培第二”的名頭當選,主打兼收並蓄,寬容並包。

所以,丁校長是靠票選政治上台的,但是他上台後對自己的投票基本盤重拳出擊,發誓要淘汰一切超齡教授,季線林也是他的打擊範圍之內。

好在季線林已經72歲,他也感到累了,願意配合下台。

季線林的學術水平很高,但他明年開始,不能再擔任文學係主任,也不能參加學術委員會,丁磊孫要求這些崗位以後隻能由65歲以下的“年輕人”來擔任。

針對這一場學生間的事件,丁磊孫又特意強調,“我上台是來針對混日子的老師的,針對現在的僵化體係的,而不是針對幾個學生小打小鬨,何況他們是合規的。餘切是經濟係大一嗎?我正好教微積分,後麵我親自跟他聊,看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說罷,丁磊孫歎了口氣,“至於你說的版權?我之前在哈佛做訪問學者,發覺美國人確實重視版權……他們那邊的教材貴的誇張,以至於好多學生要用盜版……可是一旦抓到了,就要開除學籍那種地步!”

“我一開始不能理解,後來他們說,沒有給夠版權費,大家就不會用心編教材,然後教材就越編越爛……說的是有道理,版權那麼重要,但我確實沒辦法在國內這麼搞,但我也知道,彆人這個是有道理的。”

“不然,怎麼會那麼發達?”

“這個事情就這樣吧,我精力要放在其他地方。現在不乾事的人太多了,我要騰出地方,提拔一批年輕人上來,燕大落後世界其他學校太多……”

顯然丁磊孫不願意小題大做。

季線林於是又去查餘切的其他背景和檔案。

餘切是萬縣的文科狀元,《高考1977》的小說作者,家裡邊兒有兩代知識分子。

除此之外,季線林又拿到了還未在《外國文學研究》上出版的《拉美文學的現實主義》,為什麼會拿到呢?

這個事情就比較碰巧了——該文一鳴驚人,《外國文學研究》編輯室收到後炸開了花,在拉美文學的小圈子內引起了極大爭議。

有人否定餘切的研究,比如《人民文學》的劉芯武。

劉芯武認為,既然歐美叫“魔幻現實主義”,就遵循國際慣例,不要搞得中國文壇標新立異。

也有人支持餘切,這個人恰好是燕大一個叫趙德明的西班牙語教授,他是中國最早一批翻譯西班牙語著作的譯者,完全的讚同餘切的意見。

趙德明告訴季線林:“我64年到66年,在拉美的智利留學,從來沒聽說過什麼‘拉美文學大爆炸’的聲音,後來我回國又陸續翻譯《城市與狗》、我寫《拉美文學史》,看到拉美的文學家都有類似的風格……他們汲取了後現代的手法,破碎、穿越、跳躍、夢幻和現實相結合,沒想到再和拉美本來就荒唐的曆史素材一結合,就產生了不得了的效果!”

“再然後,那些拉美書被西班牙出版商炒作,馬爾克斯得了諾貝爾獎,於是又到中國大火了……因為中國抄歐美,歐美抄了一段時間的拉美,我們也跟著西班牙人說這是魔幻現實主義……”

“媽的,拉美人自己從來沒覺得魔幻過,我們怎麼有資格覺得魔幻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這個餘切的本科生非常厲害,他寫出了我寫不出來的東西,我本來是要寫一篇長論文的,他既然寫的這麼好,我也沒什麼說的,我就支持他!”

季線林在了解校長的態度,專業人士的評價之後,決定找到餘切談話。

你可以想到,72歲的季羨林,此時已經有種惜才的想法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