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一禾道:“這個全國優秀中篇小說是咱作協自己評定的獎項,適當參考觀眾的投票結果,最後選出了有代表性的作品。”
“有多少篇小說獲獎?”
“不多不少,正好二十個。結果會在新一期的《人民文學》上公布。”
“二十個,這麼多啊?”餘切有點震驚,哥們隻是二十分之一?
駱一禾笑道,“確實越來越多!作協正在討論,以後由一個專門的期刊,用於出版獲獎作品選,由閩南那邊的出版社來發行……第一屆光是選作品就選了四年,那時小說太少。”
“——然後啊一年比一年多,到今年,評選的作品越來越多,評委們也越來越高,你還不知道吧,你這一年的評委,主評委是巴老,副評是馮木和唐印……大家為哪些作品能登上去,吵的不可開交,真是熱鬨。”
“但是最後,有幾篇小說是沒什麼爭議的……”
餘切好奇道:“我想知道是哪幾個?”
駱一禾就介紹了,“李存寶的《山中,那十九座墳塋》,軍旅題材;梁曉生的《今夜有暴風雪》,知青題材;阿成的《棋王》,又是知青小說,還有鄧崗的《迷人的海》,反映我國大好海洋風光的……”
等等,怎麼忽然來了個沒怎麼聽說的?
餘切問:“這《迷人的海》怎麼進去的,我之前不太了解這個題材啊。”
這個作者鄧崗,之後似乎也沒有寫出更多震撼人心的作品,有點銷聲匿跡。
駱一禾說:“因為評選有幾個標準,一人民群眾喜歡,二上得了台麵,還有個隱性的,要反映了某些社會現實,起到倡導、宣傳作用,你想想,我們今年可發生了不少海洋的大事!”
哦,引導作用嘛。
餘切頓時明白了。
今年是改開後的海洋元年。這一年,中國首次執行環境保護巡查,並組建了海監,頒發了《海洋保護法》。
又有兩件大事:
一個是我國參加在澳大利亞舉辦的“南極洲考察”的國際會議,被冷落了,不讓參會(大概率是國外瞧不上國內當時的遠洋能力),於是代表團引以為奇恥大辱,上麵也很震驚……
最終在年末由藍水軍開道,直接把現役的船隻轉為民用科考船,返廠修了修改了改,開始了國內第一次遠洋南極洲的航行。
另一個是中美合作開發的海上石油鑽井船遇到強台風,船上中外籍81個人全部遇難……但還得繼續鑽石油啊。
一直到93年之前,中國可是一個石油出口國,八十年代可憐的那點外彙儲備,石油出口創收占了四分之一還多。
這叫人如何能不愛《迷人的海》呢?
駱一禾說:“文藝界應該起到輿論上的引導作用,為我們的事業添磚加瓦,《迷人的海》正是可以引起群眾注意到海洋的作品。”
“我們的海洋很大,很寶貴,大家都要來關注他。”
“所以,回到你寫的《天若有情》,它針對的事情那麼大,引起了極為轟動的效應,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落選名單。”
說罷,駱一禾還不算完,他加了一句,“從傳播度來看,《天若有情》就是這一屆的小說王……雖然我們沒有排個先後,但確實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