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現在墟市上有大米賣了,不用糧票也可以買得到,不用多久糧票就沒什麼用了。
跟劉小英一起上班的長發女叫李蘭芳,她大劉小英幾歲。
她笑嗬嗬地說:“請我吃水餃,你不會吃虧,我可以在小英麵前說你好話。”
劉小英撇了撇嘴說:“我需要你說好話麼?
讀書的時候,彭明遠學習成績就很好。
特彆是他的作文,經常讓老師拿來當範文讀。
他現在能夠在報刊上發表文章,也和那個時候作文基礎好有關。”
李蘭芳說:“以後你可以讓彭作家教你寫作,平時你不是也喜歡寫些東西麼?你們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聊天也有共同的話題……”
劉小英眼睛望著彭明遠,並沒有說什麼,但是表達的意思很清晰了。
彭明遠說:“我也在學習進步階段,以後可以共同探討。”
李蘭芳問:“在雜誌上發表作品應該會有稿費吧?”
“上個星期一首詩歌45元,昨天收到一篇散文稿費78元,另外祁山壟礦宣傳部獎勵同樣數額的獎金。”
劉小英驚訝不已:“半個月你等於拿到手二百多塊線,難怪那些名人,有錢又有名氣。”
李蘭芳看向彭明遠的眼光都有了不一樣的意味。
想想自己的老公,還是一名餘都中學的語文老師,竟然沒能力在報刊上發表一個豆腐塊文章。
彭明遠把碗裡餃子吃完,陪劉小英兩人聊了一會。
她們兩人返回銀行上班。
他去汽車站坐班車。
一個多小時到了祁山壟鎮。
買了一些菜,走了半小時回到住處。
此時熱得如火爐,廢石道上的石塊被太陽曬得火燙。
倒一勺冷水上去都會滋滋作響。
他衝了一個冷水澡。
打開房間那把吊扇,吹到身上的風都是滾燙的。
沒辦法的事,這年代的條件就這樣。
把存折細心存放好。
然後看了一會書。
把書架整理了一番,抽屜裡有許多以前寫的文稿,有詩歌有散文,竟然還有一篇小說稿,開頭寫了幾千字。
題目叫《地底八千米》。
寫的都是一線礦工的故事,他估計這篇小說寫下去,即使發表了也隻能感動自己,感動不了讀者。
因為真正了解礦工生活的人並不是很多。
還不如投稿的兩篇武俠小說。
有幾篇詩歌他覺得寫得很有水平,適當修改了一下。
看時間已是五點多,他去廚房淘米煮飯。
把買來的菜洗好,切好,開始炒熟。
這時聽得外麵有人敲院門。
彭明遠說:“院門沒有拴,自己進來就是。”
他以為是程雪花。
背後傳來華有財的聲音:“彭作家,又有你的大作發表了,稿費單和樣刊幫你拿下來了。”
他手裡拿著一本《今古傳奇》,一封信和一張稿費單。…。。
彭明遠內心一陣狂喜。
以前投的稿,一直音訊全無,想不到重生以後,陸續都有了回響。
他拿過樣刊和稿費單,上麵竟然有248元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