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輛自行車直奔護國寺。
護國寺在大小楊家胡同的東南角。
小楊家胡同屬於套在大楊家胡同裡麵。
唐根生和原身的所有記憶中,沒有比小楊家胡同更算得上‘鬨中取靜’的地方了。
而且,小楊家胡同有且唯有新街口大街一個出入口。
而且胡同口很窄。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不經意就能一掠而過。
即便是站在胡同口往裡麵瞧。
也能讓一半以上的人覺得裡麵是個死胡同。
這屬於視覺欺騙。
不知道胡同套胡同怎麼就套出這麼個效果。
但唐根生初來乍到,親眼目睹了這一現象後,第一反應就是‘拿下’。
必須拿下。
這地兒,實在太好了。
哪怕裡麵亂七八糟,唐根生也決定拿下。
主要是位置太棒。
唐根生舍不得放過這麼個絕佳的風水寶地。
實在不行,先收入囊中。
等以後改開了,再補個手續翻蓋成三層小樓,把四合院往高裡變大……
這是唐根生的初步設想。
在李棟推著自行車頭前帶路,唐根生緊隨其後的繞胡同拐彎時。
唐根生心中所想。
隻不過隨著七拐八繞,李棟在胡同裡轉圈子。
唐根生心裡突然有點毛毛的了。
這麼複雜的嗎?
這麼曲折離奇的嗎?
萬一以後自己回家也找不到路,會不會迷失在胡同裡呢?
走了好久。
李棟也尷尬了。
他不得不停下來,敲了旁邊一戶人家的窗戶。
沒看錯,是窗戶。
沒發現門在哪裡。
隻是聽到了聲音。
“大媽,您好,我是街道辦的乾事,想問一下小羊圈胡同三號院怎麼走啊?”
李棟揚著嗓門問。
沒辦法。
後窗戶開的一般都比較高,而且又長又窄。
李棟踮著腳尖,也是剛剛夠著窗戶下沿。
雙方隻能隔著牆壁吼話。
對方輕車熟路,而且大媽熱心腸,說話挺爽利的。
就是語言總結能力不咋滴。
滔滔不絕說了一通。
旁邊唐根生早就聽明白了。
敢情自己被棟哥給帶跑偏了。
如果正常情況下,三拐五繞就能豁然開朗。
現在……
起碼得三個三拐五繞了吧?
李棟結束了問路。
回頭看了唐根生也一眼。
麵色略帶尷尬。
“這一片我也不常來,畢竟跨區域著呢。”
“是啊,是啊。理解,理解。”
唐根生還能說啥。
兩人繼續繞。
繞到有點熟悉的某個胡同口,看到了之前指路大媽口述的標誌性殘腿的石獅子。
仔細甄彆了好半晌,才終於找到了那個看似一戶人家敞開的大院,實則是個胡同門洞的位置。
兩人魚貫推車紮了進去。
這邊的胡同,說實話其實已經不是很狹窄了。
起碼有新街口大街入口三倍左右。
可李棟和唐根生都不約而同的沒有提議騎車。
推車都找了好半晌,更不用說騎上車子。
兩人要是蹬著二八大杠來回轉悠。
唐根生保守估計,晚飯前找不找得到那個小楊家胡同三號院不確定。
可大概率是找不到出去的路了。
氣氛有些沉悶。
唐根生感覺到了壓抑。
他不喜歡壓抑。
所以迫切想要開口說說話。
用聲音打破沉寂。
可,說什麼呢?
有什麼好聊的?
聊李苗苗?
扯淡吧。
唐根生才不會傻傻的自投羅網。
那聊什麼?
吐槽一下這個胡同繞來繞去?
不好吧。
畢竟唐根生挺喜歡這個環境的。
隱秘。
鬨中取靜。
現在看來的不方便。
在以後,都是赤果果的優勢。
既然遇到,豈能錯過?
那就聊……
嘿!
有了。
唐根生記憶檢索,意識瞬間提取。
這是他獨有的最強大腦。
超級厲害。
李棟詢問隔牆指路大媽的那一幕記憶,被唐根生提取出來。
“棟哥,到底是小楊家胡同,還是小羊圈胡同?”
唐根生便跟著走,便問道。
“都是一個地兒,解放前是小羊圈胡同,現在改了名,叫小楊家胡同。”
好吧。
特官方的回應。
唐根生覺得自己實在沒必要問這一聲。
沒達到應有的效果。
缺乏屁大點的價值。
可是,也實在太無聊了。
兩個大男人悶頭在胡同裡繞來繞去,找不到路。
唐根生也才找個機會,難得的主動開口打破僵局。
又拐了兩個彎。
前麵視線一邊,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空地。
左右都是院落。
隻不過院落如唐根生沒來之前所料,有些破敗、破舊。
除了右手邊第二個院子有點上檔次。
其餘的院子,基本都是大雜院級彆。
唐根生眯著眼往遠處瞅。
右前方有護國寺標誌性的尖頂灰瓦。
左邊前方,有個窄窄的,能夠兩人並行的胡同口。
是小楊家胡同通往大楊家胡同的連接處。
“從那邊進去,就到了葫蘆肚裡……”
李棟指著唐根生剛看到的胡同口解釋。
這一片區域像是個葫蘆。
外窄裡寬。
最大的葫蘆肚子其實反而不算隱秘。
因為葫蘆底兒和兩個邊都通著外麵。
反倒是第一個小葫蘆肚,也有人叫這邊為‘葫蘆胸’。
指的就是小楊家胡同這邊。
隻有兩頭通往外麵。
一邊是新街口大街,一邊是大楊家胡同。
位置環境這方麵,唐根生是再滿意不過了。
雖然過程稍有波折。
但瑕不掩瑜。
不僅達到了唐根生心中所預設的環境,甚至還更有超越。
比唐根生想象的還要更好一點。
“棟哥,哪個院子啊?”
“就這個。”
李棟隨手一指。
唐根生怔了一下。
確實沒料到。
竟然就是右手邊第二家。
最上檔次的這一戶院子。
來到院門口,兩人支起自行車。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