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平常,村子裡的喜事,一桌宴席上能有四個菜就不錯了。
這四個菜也是有講究的,富裕些的人家會上一盤肉菜。
這並不是說整盤菜都放肉,而是在盤子上方擺幾片肉,這樣在村子裡就算是很體麵的了。
另外的兩道則是炒菜,能放點油炒,就算是難得的好菜了。
最後一盤,裝的則是乾糧,大部分多是雜糧窩頭或是雜糧饅頭。
富裕些的人家,饅頭裡會多摻些白麵。
這年頭,人們肚子裡缺油水,菜裡稍微放些油,就能吃得很香。
通常,各家的孩子們一聽大人要出去吃席,哭著鬨著也要跟上。
當然,大部分人家也都會帶著孩子去。
畢竟席上肯定比自家吃的好,算是給孩子補補。
商量半晌後決定,各家都做三道菜湊上去。
其中各家做的最多的,就是之前殺豬後,用豬血做成的血豆腐。
當時做出來的幾盆豬血,陸天明給各家都分了些。
如今,用血豆腐燉個大白菜,也算是一道肉菜了。
除此之外,各家再上一個素菜和一盤雜糧饅頭,也就差不多了。
陸青青沒上血豆腐,這東西秦朗愛吃,當時分到的那些已經吃了一半了。
剩下的,陸青青也不打算貢獻出去。
反倒是之前燉的大骨頭湯還有好幾桶,到時候裝上一大盆,裡頭多放些大骨頭,也是道不錯的肉菜。
定好後,各家的鍋灶也都開始忙活起來,廚房裡很快傳來香味。
不多時,臨山村各家的女眷和孩子們也都過來了。
婦人們和孩子們都沒空著手。
婦人除了帶了銅板過來上禮,還抬了桌子過來。
孩子們手裡則拿著板凳、飯碗、筷子。
崔氏見了,很是高興,他們來臨山村後,吃飯都是在簡易的炕桌上。
哪有正經的桌椅板凳用來待客,沒想到她們都想到了。
崔氏忙把楊母和幾個婦人迎進另一間屋子。
至於她們帶過來的孩子們,則和陸天明隊伍裡的孩子們玩到了一處。
各家都隻做兩道菜,倒也快。
不多時,各家的飯菜都做好了,先放在鍋裡溫著。
等到時間差不多了,崔氏開始指揮著各家上菜。
隨著一道道菜上來,大人們還矜持些,小孩子卻是忍不了,盯著肉菜一個勁流口水。
尤其陸青青的那道大骨頭上來時,坐著的小孩子們都猛地吸氣,恨不能再多聞些。
這道大骨頭,陸青青是直接端了一盆出來。
婦人們想著各個桌子上都能吃到才好,便又找出幾個盆,分到了小盆裡。
這會,各個桌子上都放了一盆。
等到各桌的主家開始動筷,客人們也都揮動起筷子。
骨頭湯是各個桌子上最先分光的。
眾人上來就喝了碗熱乎的骨頭湯,後邊的氛圍也都很好。
吃到後來,漢子們的桌上已經開始稱兄道弟起來。
“陸兄弟啊,你們真是闊綽啊,想必之前也是財主老爺吧,能跟你們相交,實在是榮幸啊!”
“是啊是啊,以後你們有啥事,儘管來找我,我有五個叔伯,在臨山村也能說得上話。”
這一場宴席吃下來,陸天明隊伍的人與臨山村的這幾戶迅速熟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