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迪士尼來說,2001年暑期檔是一場災難。
本來,2000年暑期檔就已經夠糟糕了——
“極速60秒”、“上海正午”、“扭轉乾坤”、“一如既往”等等備受期待的作品表現都低於預期,最後迪士尼北美票房過億的暑期檔作品就隻有一部動畫片“恐龍”,這顯然不是迪士尼希望看到的暑期檔答卷。
卻沒有想到,今年居然還能夠繼續下探底線,更加拉胯!
“珍珠港”,年度重磅,不止迪士尼給予最高規格的待遇,鋪天蓋地的宣傳已經持續超過六個月時間;整個北美地區、整個好萊塢也都紛紛給予密切關注。
依靠“絕地戰警”、“勇闖奪命島”打開事業的導演邁克爾-貝執掌導筒,後來打造出“加勒比海盜”係列的傳奇金牌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默(Jerry-Bruckheimer)擔任製片人。
本-阿弗萊克、喬什-哈奈特、凱特-貝金賽爾擊敗一眾強勁對手構成卡司的黃金三角。
主創團隊對電影表現出極大的信心,麵對居高不下的製作成本,邁克爾-貝和傑瑞-布魯克海默自願放棄票房分紅,三位主演也自願降低片酬,確保每一分製作成本都能夠用在刀刃上,但電影製作成本依舊高達一億四千萬美元。
這讓“珍珠港”成為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戰爭電影。
即使撇開類型不談,“珍珠港”也是僅次於“泰坦尼克號”製作成本最高的電影,成為所有人的熱議焦點。
人人都期待著“珍珠港”能夠引爆今年暑期檔的票房狂潮,卻沒有想到,這枚核彈卻成為了一枚啞彈。
口碑,全麵崩盤,不止影評人,觀眾也不喜歡。
北美地區一億九千八百萬美元、全球四億四千萬美元的票房成績,粗粗一看,好像也沒有那麼糟糕;但考慮到一億四千萬美元的製作成本,還有迪士尼拒絕公開的宣傳成本,這數字就顯得特彆寒磣。
扣除海外發行,扣除院線分紅,加加減減一番,迪士尼不僅沒有賺錢,可能還需要麵臨兩千萬美元以上的損失。
如果說“珍珠港”至少還砸出了一些水花,圍繞電影圍繞演員的討論數不勝數,在一片罵聲之中強勢出圈,未來影碟的租賃和銷售還能夠為迪士尼挽回一些損失;那麼另外一部作品就連水花都沒有一點,才真正讓迪士尼內傷:
“亞特蘭蒂斯:失落的帝國”。
什麼?
沒有聽說過?
沒有關係,因為真正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也沒有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動畫電影的製作在九十年代迎來日新月異的變化,以皮克斯和夢工廠為首的工作室正在改變行業規則,正式從2D時代跨入3D時代,始終堅持2D製作的迪士尼漸漸跟不上行業的步伐。
“亞特蘭蒂斯:失落的帝國”,這是迪士尼傳統意義上2D製作的最後一部作品,為一個時代畫上句號。
電影製作成本高達一億兩千萬美元,並且在迪士尼樂園位於奧蘭多的總部舉行盛大而隆重的首映式,希望能夠為2D動畫電影畫上一個完美句號。
然而。
北美八千萬美元、全球一億八千萬美元的最終票房成績,令人大失所望。
儘管迪士尼沒有公布詳細情況,但根據業內人士預估,這部電影應該為迪士尼帶來超過八千萬美元的損失。
“珍珠港”一比較,好像也就沒有那麼糟糕了。
“亞特蘭蒂斯:失落的帝國”的困境,導致迪士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艾斯納(Michael-Eisner)承受無數炮火。
董事會認為,一切源於邁克爾-艾斯納的判斷失誤。
這不僅導致“小美人魚”、“阿拉丁”、“美女與野獸”等等經典動畫的幕後功臣傑夫瑞-卡森伯格(Jeffrey-Katzenberg)決裂離開迪士尼,聯合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大衛-格芬(David-Geffen)成立了夢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