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導致迪士尼在時代進程上進入了錯誤的方向,拒絕聽從傑夫瑞-卡森伯格的意見,沒有跟上時代轉入3D製作,自己曾經引以為傲的最強領域,正在慢慢成為公司繼續前進繼續發展的累贅。
邁克爾-艾斯納陷入困境。
不過,這些都已經是後話。
截止到七月為止,迪士尼沒有能夠扭轉去年暑期檔的低迷,反而又更進一步地滑向漫無止境的黑洞。
也正是在這樣的契機裡,伊芙-威爾遜和埃德加-庫克把握住了機會,終於讓迪士尼看到了“公主日記”。
本來,“公主日記”甚至不能算是中量級選手。
一來是投資成本,隻有兩千六百萬。
二來是題材類型,浪漫愛情喜劇的票房天花板比較明顯,至今為止依舊沒有一部兩億美元的作品出現。
在迪士尼今年暑期檔的一係列作品裡,最多也就是輕量級選手。
然而,現在情況不同了。
連續遭遇沉重打擊之後,迪士尼迫切需要挽回一些顏麵、止住下滑頹勢,在垃圾桶裡翻翻撿撿找尋一番,蓋瑞-馬歇爾和朱莉-安德魯斯加持的“公主日記”輕而易舉就脫穎而出。
而伊芙和埃德加所需要做的就是,提醒一下他們:
如果僅僅依靠傳統方式,主打安妮和朱莉,這樣的宣傳很難打開局麵;不如考慮一些不同的切入點。
比如,安森。
去年夏天,一份“GQ”雜誌能夠成為業內討論焦點,儘管時過境遷,熱點早就已經冷卻,但他們可以再次喚醒記憶,複製同樣的成功。
儘管埃德加暫時還沒有機會觀看“公主日記”的完成品,但他知道,安森的表現機會有限,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操作空間。
電影,結合雜誌。
埃德加希望人們能夠儘可能多看到安森這張臉,儘快熟悉安森這張臉,並且從時尚切入,突出印象。
所以,這也是埃德加專門帶著安森前來挑選首映式服裝的原因。
本來,首映式並沒有那麼隆重,不需要正裝出席,而且新聞通稿的數量也遠遠比不上頒獎典禮那麼多,再加上“公主日記”的主角是安妮-海瑟薇,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安森的裝扮都沒有必要太隆重——
換一個角度想,這反而是展現安森個人品味的最好時機。
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同。
埃德加還是希望安森能夠在紅地毯上展現個人品味,但這份時尚品味必須帶來衝擊力,讓人們牢牢記住。
後續,伊芙則會跟上。
去年,他們在艾美獎頒獎典禮上完成了一次。
這次就駕輕就熟起來。
抵達目的地,才推開門,安森看到眼前之人,一下沒有反應過來就愣住了。
對方開口,“你看到我,在正式問候前,是否應該從道歉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