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一個激靈(1 / 2)

呼。

長長地,長長地,安森吐出一口氣,沉悶在胸口的濁氣全部宣泄出去,卻依舊感受不到新鮮空氣。

他很平靜,非常平靜,腦海一片空白,沒有任何負麵情緒,沒有悲傷沒有憤怒沒有失望也沒有痛苦,就隻有一片平靜,宛若黑暗裡的無儘深海。

然而。

胸口燒得慌,似乎有一團微弱的渺小的火焰在燃燒,並不凶猛也不火爆,就隻是靜靜地持續燃燒。

抬起頭,就可以看見整個房間熙熙攘攘得無比擁擠,視野裡滿滿當當塞滿了身影,找不到立足空間。

不由地,他就愣住了——

他是誰他在哪裡他在做什麼?

一切,都變得模糊起來。

一會兒,他好像回到前世,再次回到那個夢魘般的午後,銀行的封條、鄰居的圍觀和受害者撕心裂肺的呼喊塞滿視覺和聽覺,大腦幾乎就要爆炸。

一會兒,好像鑽入兔子洞,如同愛麗絲夢遊仙境一般,因為夢境太過真實而無從分辨現實和虛幻,從鑰匙孔裡看到熟睡的身影卻不知道呼喊什麼。

小弗蘭克?還是安森?

然後。

拍攝現場終於有人回過神來,從震撼和衝擊之中緩緩回到現實,滿腦子轟鳴,情緒洶湧橫衝直撞,卻找不到一個宣泄口——

於是,鼓掌。

沒有想到,真的完全沒有料想到,事情居然會出現這樣的轉折。

劇組已經習慣史蒂文的拍攝節奏,也已經習慣演員作為電影的一部分——這就意味著演員沒有炫技空間,恰到好處的表演就已經足夠,不需要過火。

剛剛的拍攝,已經足夠,非常好,沒有必要畫蛇添足;安森的野心和貪心,在劇組看來就是演員的自戀和傲慢在膨脹,認為世界應該圍繞他們旋轉。

沒有必要。真的。

但是,現在一切想法全部被推翻,深深陷入震撼。

點到為止卻餘韻深遠。

波瀾不驚卻層次分明。

沒有張揚沒有過火也沒有炫技,一切是如此樸實也是如此自然,卻在眼神和動作之中完美呈現情緒的棱角和色彩,甚至就連一根頭發絲都是戲。

就這樣輕輕地一拽,把所有觀眾拽入無底深淵。

震撼,不是撲麵而來的,而是由內而外擴散開來的。

原來這才是安森說想要再拍攝一次的真正用意;原來他們才是井底之蛙沒有看到角色背後的層次;原來他們才是“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流水線工人;原來拍攝電影真的應該懷抱一些藝術追求。

原來,這就是表演。

作為觀眾,近距離親眼見證這一切,真正看見演員和角色融為一體的過程,展現截然不同的麵貌,將劇情和角色的能量全部釋放,這是一種體驗更是一種衝擊,腦海裡的山呼海嘯更加洶湧也更加瘋狂,在血液裡燃燒。

一直到再也無法控製,一個激靈,無法控製地顫抖一下——

演變為鼓掌,宣泄釋放。

沒有開口歡呼,沒有口哨起哄,就隻是最簡單也最純粹的掌聲,一種本能反應,機械地拍打雙手。

慢慢地、慢慢地發現,情緒燃燒,不由就心潮澎湃起來,擊掌越來越用力、眼神也越來越明亮。

一陣慷慨激昂。

掌聲,宛若海嘯一般席卷全場,沒有人能夠例外。

拍攝前多麼不耐煩,此時就多麼震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