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基徹是誰?”
安森的問題讓埃德加一愣,隨即反應過來,也沒有吐槽,直接回答道。
“一名十八線演員。”
“出演過一些作品,嘗試過導演,也嘗試過製作人,但目前為止暫時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作品問世。”
“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沒有太多才華,卻始終向往名利場,竭儘全力地試圖擠進去,不管是什麼方式,一直失敗卻一直拒絕放棄,沒有才華卻拒絕承認,一輩子都在好萊塢打轉。”
“詹姆斯-基徹就是這樣。”
安森恍然大悟,“堂吉柯德。”
埃德加一愣,“沒有那麼浪漫,但的確如此。”
“在好萊塢裡,他們如同寄生蟲一般不斷流浪不斷顛簸,幾乎沒有任何地位可言;但在其他向往好萊塢的人們麵前,他們能夠儘情吹噓自己,今晚和某某巨星一起吃飯,昨晚和某某巨星一起談笑風生。”
“儘管我們都知道那是謊言,他們可能隻是出現在同一個派對,但從頭到尾都沒有交集。”
“這樣的人,在好萊塢數不勝數。”
“事實上,他們自己也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他們甚至比任何人都更加痛恨這一點,所以,他非常非常渴望這個約翰尼-卡什的項目能夠成行。”
“成功了,他就能夠鯉魚跳龍門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
埃德加非常平靜,沒有厭惡也沒有鄙夷。
在旁人看來,這些人非常可悲;但這和鱷魚背上的牙簽鳥、犀牛背上的犀牛鳥一樣,他們的存在是必要的,同時也是好萊塢芸芸眾生環節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實上,電影市場裡每年上映的四百部電影裡,至少有五十部都是這群“犀牛鳥”們穿針引線推動成功的。
“也許,這是他的最後機會,可能也是唯一機會。”
“他非常非常用力,非常。然而,不行還是不行,沒有任何電影公司感興趣,那時候,詹姆斯-曼高德出現了。”
“我不確定,那些信息我隻是一掃而過,所以我不確定是1999年還是2000年,也有可能是2001年,總之,在那之前,詹姆斯-曼高德就一直糾纏約翰尼-卡什了,他對這個項目十分感興趣,希望成為其中一部分。”
“然而,詹姆斯-基徹始終拒絕。”
“一直到走投無路的時候,他才無可奈何地找到詹姆斯-曼高德。”
安森輕輕抬起下頜,“我猜2000年。”
“移魂女郎”於1999年上映,並且在次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不止如此,比起奧斯卡提名來說,更重要的是詹姆斯-曼高德的說服力。
曼高德能夠說服薇諾娜-瑞德、安吉麗娜-朱莉參演“移魂女郎”;並且能夠說服電影公司投資他的項目,哪怕是“移魂女郎”這樣充滿冒險和實驗性質的項目,曼高德也一樣能夠完成推銷。?…。。
這是基徹欠缺的,他需要曼高德。
埃德加也表示讚同,“應該是。總而言之,導演終於心想事成,順利成為這個劇組的一部分。”
“但即使是詹姆斯-曼高德加入,也還是不順利,他們又費了兩年四處尋找電影公司,兜兜轉轉的最後,終於說服索尼哥倫比亞入局。”
“這不意外。‘移魂女郎’就是索尼哥倫比亞投資的,詹姆斯-曼高德在索尼哥倫比亞裡麵有一些朋友。”
“不過,我猜,索尼哥倫比亞願意點頭的部分重要原因在於,瓊-卡特去世了。”
安森瞪圓眼睛。
埃德加,“是的。今年四月。”
“所以,索尼哥倫比亞相信他們應該能夠對劇本做一些改動;然後就在上個月,約翰尼-卡什也去世了。”
“這意味著,現在唯一堅持劇本框架的,就是詹姆斯-基徹了。索尼哥倫比亞能夠輕鬆掌握項目的主動。”
信息量,有一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