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 如此操作(2 / 2)

全部驚呆!

居然,還有這樣的操作?

尼古拉斯也有些結巴,“一般來說,導演剪輯版不應該在電影上映之後再放出來嗎?”

安森笑容滿麵,“又或者是在DVD發行的時候再撈一筆。”

“不,我們不打算這樣。我們準備配合電影做些不同尋常的嘗試。”

“電影叫做‘蝴蝶效應’,也就是說,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我們所麵臨的結局全部都是自己每一個選擇累積起來形成的局麵。”

“電影,也是如此。”

“事實上,我們一共剪輯了五個不同版本的結局,這些版本——包括今天首映式的導演剪輯版,將全部打亂順序,投放到各個影院。”

“也就是說,你們能夠看到什麼版本,全看命運。”

嗡。

空氣,在翻湧,周圍一圈全部陷入衝擊和震驚之中。

前世,“蝴蝶效應”票房表現不俗,北美五千七百萬美元、全球九千六百萬美元,對於一部製作成本隻有一千三百萬美元的作品來說,可謂表現不俗,所以新線影業才製作了續集,不止第二部,還有第三部。

然而,就事論事,單純從收益數字來看,扣除雜七雜八的分紅以及宣傳成本之後,“蝴蝶效應”隻小賺了一千萬美元左右;真正讓新線影業心花怒放的,還是後續DVD的銷售和租賃,那才是大頭。

換而言之,電影在院線放映的影響力終究有限,後來依靠口口相傳的口碑讚譽,成功在影碟市場虜獲影迷的芳心,成為經典。

所以,這一次,安森一直在想著,一部優秀電影應該如何在宣傳階段就打開局麵呢?

當然,安森知道自己的想法非常大膽非常冒險——

99.99%的電影,上映的時候都隻有一個版本的結局,不管是導演剪輯版還是DVD收錄版,那都是後話,因為發行公司不希望觀眾進入電影院看到不同版本的作品,以至於觀眾陷入困惑,繼而引發爭議。

後續版本,則是針對死忠影迷的特供版本。

比如紮克-施耐德就一而再再而三地發行導演剪輯版,試圖以這樣的方式為自己上映版本的糟糕辯解。

在上映期間,一致性、標準性、統一性,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安森認為“蝴蝶效應”這部電影的自身特性,允許他們冒險一次,打破第四牆,把電影裡的蝴蝶效應延伸到現實生活裡——

每個人可能看到的結局都是不同的。

這,是一個噱頭,能夠讓真正的狂熱觀眾們趨之若鶩。

在這裡,存在巨大失敗風險,安森也坦然接受;但安森認為,從前世的軌跡來看,“蝴蝶效應”在上映期間以及DVD發行期間,它始終是一部針對科幻影迷的作品,隻有真正癡迷科幻理論和架構的影迷才會深入剖析整部電影。

換而言之,從一開始,電影的目標群眾就應該是這部分影迷。

那麼,不如徹底放棄電影實現全麵年齡層大受歡迎的幻想,鋌而走險地瞄準目標群眾,精準投放?

如果失敗了,那麼安森坦然接受;但如果成功了呢?

於是,就有了眼前這一幕。

看著周圍震驚的表情,安森就知道,至少話題性已經具備了。

尼古拉斯瞠目結舌地看著安森,“你的意思是,電影院也不知道?”

安森輕輕聳肩,“至少第一輪放映的時候是這樣。第二輪放映,電影院已經知道了拷貝內容,他們可以自由選擇;但第一輪放映,我們將全部保密,隨機運送,就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拷貝前往什麼電影院。”

(本章完)

七七家d貓貓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123dua.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