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4 不止如此(2 / 2)

安森已經擺脫框架擺脫束縛,一馬當先地衝出去,把兩千萬俱樂部拋在身後,如同單箭頭般遙遙領先。所以,電影公司應該怎麼做?

譴責安森破壞行業規則嗎?

顯然不行,因為這是他們自找的,安森的每一份合約都是堂堂正正並且得到行業默許之下簽約的。

更何況,安森根本沒有準備按照電影公司的套路玩這場遊戲——

“暖暖內含光”。“與歌同行”。

看看安森的後續兩部作品,他根本不在意是否能夠進入兩千萬俱樂部,完全按照自己的步調安排職業生涯,自然而然地擺脫好萊塢的一貫公式。

本來,電影公司還在吐槽、鄙夷、嘲諷安森的“野心”,試圖轉型的“司馬昭之心”著實令人發笑。

但現在,電影公司卻無法發現,他們無法按照常理判斷安森了——

合作項目也好,片酬談判也罷,主動權已經悄悄滑向安森一側。

事情,頓時有趣起來。

從好萊塢的業內共識來看,安森不是兩千萬俱樂部成員,畢竟現在沒有任何一家電影公司直接給安森簽署一份兩千萬美元的片酬支票。

然而,安森的片酬收入早就已經輕輕鬆鬆突破如此門檻了,一枝獨秀地成為整個好萊塢的特彆存在。

這……怎麼辦?

羅傑-艾伯特:我早就說過了。

這一幕,百分之百是“蝴蝶效應”上映之前沒有預料到的;但現實擺在眼前,安森的熱度和人氣已經遠遠超出想象,票房號召力和市場影響力也已經攀升全新高度。

花瓶?

有人在乎嗎?

就算安森是花瓶好了,如此賺錢如此吸金的花瓶,人人也搶著收藏,正如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一樣。

更何況,事情依舊不止如此。

應該沒有人忘記海外票房吧?

此次,依靠安森的影響力,“蝴蝶效應”的海外發行格外順利,多個國家地區甚至和北美同步上映。

新線影業主要是和各個國家地區的發行公司合作,一旦簽約完成,發行策略和放映計劃就不關新線影業的事情了,完全由當地發行公司全權負責。

不過,這些發行公司也不是笨蛋,他們看到“蝴蝶效應”的北美發行策略也紛紛效仿,甚至玩出自己的花樣,以自己的方式打破第四牆,把電影裡的蝴蝶效應引導進入現實生活,全球一片歡騰。

最重要的是,經過“蜘蛛俠”、“貓鼠遊戲”的鋪墊,安森的影響力也正在滲透海外市場,毫無疑問成為新生代領軍人物,初步展現頂級巨星的號召力——

和北美市場一樣。

依靠安森的個人魅力,“蝴蝶效應”在海外市場表現一樣出色。

一樣完爆“怒海爭鋒”,一樣遙遙領先其他競爭作品,一樣成為今年聖誕節以及跨年假期的最大贏家。

不管好萊塢業內人士以及電影公司是否願意承認,擺在眼前的現實就是,安森的影響力已經勢不可擋。

法國。德國。英國。霓虹。

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亞。

“蝴蝶效應”在全球三十三個國家地區分彆登頂周末票房冠軍,並且在其中二十一個國家地區蟬聯冠軍,另外還在十四個國家地區完成三連冠壯舉。

姿態,絲毫不遜色於北美市場。

(本章完)

七七家d貓貓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123dua.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