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兩種路線
新線影業,隸屬華納兄弟旗下,儘管保留獨立的公司體係,但這些年的市場戰略布局一直在配合華納兄弟,特彆是假期檔的安排,現在終於贏了回報——
2003年假期檔,“聖誕精靈”、“蝴蝶效應”和“指環王3”三部作品相繼登場,全方位引爆市場熱情。
而且,不止北美市場而已,在全球範圍也收獲佳績。
顯然,在假期檔的布局裡,華納兄弟已經提前卡住位置,難怪在千禧年以後的第一個十年,華納兄弟牢牢把持好萊塢頭把交椅的位置。
2003年,“指環王3”以橫掃千軍的姿態,強勢登頂年終全球票房冠軍,而僅僅跟隨其後的則有一係列重磅名字。
“海底總動員”、“黑客帝國2”、“加勒比海盜”分彆位列第二名到第四名,全球票房全部成功突破五億美元。
“王牌天神”、“蝴蝶效應”、“最後的武士”、“終結者3”、“黑客帝國3”、“X戰警2”等作品依次瓜分前十名剩下的位置。
一係列續集電影們,以“終結者3”為首,儘管北美票房低於預期,然而還是依靠海外市場的出色表現挽回顏麵——
不多,畢竟海外市場票房數字也不高,但聊勝於無,終究不至於徹底跌入深淵,至少從賬麵和新聞標題來看,還能夠勉強維持體麵。
然而,和北美市場一樣,“蝴蝶效應”的異軍突起依舊格外刺眼。
整個好萊塢都能夠看到“蝴蝶效應”,不止是北美票房,在全球範圍內也同樣掀起堪比蝴蝶效應的連鎖狂熱,區區一千萬美元的投資卻能夠和金-凱瑞的“王牌天神”殺得難分難解。
這是否意味著,安森已經能夠和金-凱瑞比肩了呢?
也許,也許不。
但至少有一點能夠肯定,性價比方麵,安森完勝。
從“公主日記”開始,安森就持續不斷地為自己的作品帶來數倍乃至於十倍二十倍的收益,不止是票房數字而已,準準確確的就是收益;而一直到現在,安森依舊沒有進入兩千萬俱樂部,並且也沒有明碼標價“兩千萬俱樂部”,不會令人望而卻步。
看看金-凱瑞,看看朱莉婭-羅伯茨,看看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他們的經紀人全部都是斬釘截鐵一口價:
兩千萬美元,否則麵談。
倒也不是說兩千萬片酬不行,隻是他們拒絕討論拒絕合作的傲慢姿態,著實令人吞咽不下這一口氣——
不爭饅頭爭口氣。
然而安森不同。
2003年年初,是好萊塢電影公司猶豫是否應該給安森兩千萬待遇;2004年年初,則是安森根本不在意片酬,無事一身輕地加入“與歌同行”劇組。
在有選擇的前提下,製片人和電影公司又怎麼可能拒絕安森呢?
現在看來,索尼哥倫比亞拒絕“與歌同行”這個項目,應該犯下一個大錯,卻不知道邁克爾-林頓是否意識到了。…。。
反而是好萊塢的演員們和經紀人們正在向威廉-莫裡斯經紀公司施壓,安森必須開價兩千萬美元才行。
如果安森繼續一副破壞行業規則滿不在乎的姿態,其他演員又如何開口索要片酬呢?
影響,不止局限於兩千萬俱樂部而已。
想象一下,一位演員試圖爭取一千萬美元片酬,結果電影公司說,“安森也才這個價,那我們不如找安森”,又或者是,“就連安森都在降低片酬,不如我們再談談看”,諸如此類等等,經紀人們根本無法展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