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複雜的心緒更甚。
相比程翔實驗室的成員,他們作為信息技術學院的教授,更能明白這項技術的突破,會給信息技術領域帶來多大的變革。
以往一些難以實現的功能,通過生物工程的方法,將會得以實現。
而以往實現起來複雜,成本高昂,且可靠性不高的功能,通過生物工程的方法,則能夠變得簡單,廉價而精準。
比起人類自己在科技迷霧領域中探索,這種遍地都是黃金的大自然寶庫,毫無疑問,突破的會更快。
編寫嗅覺算法,能有真實的嗅覺蛋白給出的反應精準嗎?
答案是不可能,算法最終的目標是完全模擬,但是卻始終達不到完全,隻能無限接近。而如果可以製成相應的生物芯片,真實的嗅覺反應可以輸出人類可理解的數據信號,這其中的價值,不需要進一步明說。
王培國深深吸了一口氣,腳步感覺有萬千重量,走到程翔麵前,“程教授,我想確認一件事情。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麵對這樣的顛覆性的突破,麵對這份成果的核心創始人,王培國連稱呼都變的慎重,照理說,以他的年齡和職務,叫一聲小程也無不可。但是卻鄭重稱呼程翔為程教授。
“王院長請說。”程翔應道。
“這份技術,也就是生物芯片技術,我想知道,存不存在廣泛推廣的可能性?”王培國一字一字將意思表達了出來,說完仿佛用儘了渾身力氣,而聽完王培國問題的眾教授,此時也是屏住呼吸,聲音大一點都不敢,生怕漏聽了什麼。
王培國的這個問題,也是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如果不能廣泛推廣,那麼這份研究的價值據雖然還是非常亮眼,但是肯定會大打折扣,如果能的話……
他們不敢提前去想,因為前景,太過浩瀚。
現場安靜的如同時間忽然按下暫停,所有人緊張注視著程翔,盯著這個年紀不過二十四歲的年輕人。一同來到這裡的程翔實驗室眾成員,此時也被帶著屏住了呼吸。
緊張是能傳染人的。
而且,任誰都能明白,廣泛推廣的含義。
“可以!”程翔點頭。
嘶……
竟然真的可以。
再怎麼假設也比不上原創者的一句肯定。更何況程翔早已在生物領域有重大建樹。
整個實驗室忍不住立刻歡騰起來。任何重大的成功都值得慶祝,無論這份成果屬於誰。
一個多小時後,沈康文從被窩裡爬起來趕到了信息技術學院,走到門口,就碰到了唐正明等人。
眾人明顯也和沈康文差不多,基本都已經到了入睡或者已經入睡的時候被電話給叫來了。
大事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