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改元泰昌,新年難過
每年冬天運河結冰的時候,山東臨清城依舊熱鬨非凡。
繁華壓兩京、富庶甲齊郡,這話不是亂傳的。
商賈往來之所,車輛輻輳之地。有三十二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樓。
“真奇書也!這蘭陵笑笑生究竟是誰?能寫出這等奇書,早窺儘朝野隱秘、參透世情得失!”
臨清城內某個管弦樓上,一個士子戀戀不舍地把幾冊書還回去。
“那就不知是誰了。如今,也隻有些手抄珍本流傳。”另一人摟著個妙齡少女,擠眉弄眼地問,“兄台在這等妙處,怎隻說什麼朝野隱秘、世情得失?”
於是兩人一起哈哈大笑。
因為運河封凍,舟船不能行,趕考的士子、想在解凍後第一時間過鈔關北上南下的商人,不知有多少停留於臨清。
還有留在這裡的工匠。
嘉靖三年,臨清衛河船廠裁撤,原先十八分廠都並入了淮安清江船廠。
這不是說船廠仍在這裡、隻是歸清江船廠管理了,而是因為臨清附近不產木料,造船木料要先從彆處買來,再運回這裡打造。
現在大明造船的木料已經都要從湖廣、四川、雲南、貴州運來了,那麼通過長江運到位於南京的龍江船廠、淮安的清江船廠,自然成本更低一點。
於是許多工匠都去了淮安,但仍留在這裡的還有小幾千人。
如今三麵環水的南廠街一帶,形成了一些專門的街巷。比如為漕船提供彈繩、棚繩、纜繩、纖繩的打繩作坊一條街打繩口胡同,為漕船修造提供船釘的鐵釘作坊一條街釘子街,為漕船提供油灰、麻灰的作坊一條街灰廠街,為漕船提供水桶、亮子的作坊一條街箍桶巷。
這冬天的幾個月卻是這些留在臨清的工匠們生意最好的幾個月。
不能造船,可以修船啊。
左右無法通行,趁這個時間對船隻進行一下維護保養,那就是最好的時間窗口。
“爹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打繩口胡同裡一戶人家的孩子盼著父親回家。
“快了,快了。”婦人安撫著他,但也倚門相侯。
除夕之夜,當家的還在忙。
今天應該能先結些工錢回家過年,已經忙了這麼久。
此時停泊著許多商船的一處泊灣旁,許多工匠分成數團,圍著不同的幾個人。
“說好的工錢,怎麼隻有七成?”
“山海關出事後,朝廷旨意已經發到了臨清。自明年開始,過鈔關要交更多銀子了!若是往後真的要加稅,我們這生意也難做了。不是不足給,先過個年,年後還有活,年後再補齊。因為這變故,如今東主們正在上下打點,手頭上不寬裕,銀子一時也調不過來嘛!”
上麵的政策下來,壓力和負擔先直接傳導向最底層的百姓。
說好的工錢眼下隻能拿七成,他們紛紛不依。…。。
這個夜裡,戶部在臨清榷稅分司的官吏家裡都客似雲來,紛紛打探著消息、商量著對策。
這臨清鈔關初設時由禦史或戶部佐官兼理,弘治年間之後由戶部派主事一人負責,一年一換。嘉靖年間,委任東昌府兼理,不久又改回戶部。
過去幾年,臨清鈔關是由馬堂管的。
現在馬堂被撤了回去,再改成戶部派主事,如今馬堂的前任李養宇又被派了回來。
“大人,好不容易盼朝廷撤了稅監,如今又頒新政,這可如何是好?”
“有什麼新政?”李養宇皺了皺眉,“是加稅了,還是新增稅目了?”
除夕之夜,他仍舊不得不見這個人,自然有不得已的原因,於是說話也直白。
“……小人此前呈請願獻店房一所、銀三千兩,隻求冠帶榮身。”那人埋怨道,“朝廷若缺銀子,為何又不受這開納?”
“秦永泰!”李養宇的語氣裡帶上了不滿,“這開源之策,是內閣並六部、都察院一同商議的!稅率既未增多,也未新立稅目。你臧否國策,意欲何為?”
被稱做秦永泰的是臨清本地人,現在他看著李養宇,咬了咬牙說道:“衍聖公他老人家已獲恩留居京城。”
李養宇的眼神頓時變得很危險:“你想說什麼?”
“鈔關所進稅銀,曆來十倍於山東一省。若明年厲行驗關征繳,李主事想讓鈔關稅銀再增多少?以後年年如此嗎?若如此,必定再有去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