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拔擢新進,甩手開擺
誰能不明白?
這些科道言官缺額背後不知包含了多少人的請托,意味著多少人在朝堂裡的話語權將孰重孰輕?
事關多少人此生仕途止步何處?
朱常洛看著他們,心中波瀾不驚。
對他來說,研究一下大明官員升遷路徑圖譜又是什麼難事?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官場升遷潛規則。
科道言官就是如今大明官場的升遷關鍵。
恰好如今這些京官裡,科道言官在過去的萬曆朝是“革職重災區”,缺員未補也最多。
一開始,六科的言官就很多。
除每科都有的正七品都給事中一人、從七品左右給事中各一人外,各科還有數目不等的從七品給事中。
萬曆九年,除了吏科、工科保留了原本四個普通給事中名額,戶科和刑科都由八人減為四人,兵科由十人減少為五人,禮科由六人減少為兩人。
都察院那邊的禦史們,則是隨著明朝中後期督撫按漸漸增多,人數也不少。
朱常洛這算是一口氣提拔了不少地方知縣、府州佐官到了科道言官這個快車道當中。
地方知縣、府州佐官的品級雖然都高於給事中,但他們全都眼巴巴地想來做這七品科道官。
國初時,【極重郎署,凡禦史,九年稱職者始升為主事。】
那個時候六部官員是極顯要的職位。
而到了如今,六部郎官的地位境遇已經大不如前了,甚至新科進士選個正六品的六部主事還不如外放知縣。
隨著大明漸趨保守,朝堂文臣權威越來越大,科道言官的作用也就越來越關鍵。在天順年間、成化早期,給事中、監察禦史多從新科進士中選任,那也是每一屆閣臣公卿提拔新進、培植門生黨羽最好的機會。
但成化年間,憲宗重視地方官員,決定以第三甲進士充任,一開始進士們並不買賬。
於是憲宗將知縣、推官作為科道官的重要來源,這樣一來,很多新科進士又樂於外任推官、知縣了。
【自考選法興,台省二地,非評博中行及外知、推不得入,於是外吏驟重,而就中邑令,尤為人所樂就,蓋宦橐之入,可以結交要路,取譽上官。】
因為在大明官場,有兩個官職可謂大型升遷中轉站。一個是科道言官這個整體,一個是各省按察副使。
做過了按察副使,那麼接下來便可做一省布政使司左右參政,下一步就可能是按察使、布政使,正式進入封疆大吏、朝廷要員的序列。布政使的後麵三步,通常是都察院副都禦使、六部侍郎、尚書。
但在做按察副使之前,通向按察副使的道路就多了。
這麼多路裡麵,正六品的六部主事可以外放到地方做按察僉事,外放前也許還要經過員外郎這一步。又或者一直熬到郎中再外放,那麼不論是先去做知府,還是去做布政使司參議,後麵大多要經曆按察副使這個位置。…。。
地方官裡,知縣和府縣裡的佐官慢慢熬,也許能熬到知府這個位置。但知府的升遷,也基本上大多都要經過同樣是正四品的按察副使這一步,極少一步到位直接做布政使司參政。
按大明的規矩,三年一考,九年考滿必定動一動卻大可能平調。如果朝中無人、按部就班,得要多久才熬到按察副使?
這個時候科道言官的優勢就出來了:科道言官隻用做到都給事中,外放時就可以一步到位做地方布政使司左右參政,又或者轉到都察院、太仆寺、太常寺等部門,以更快的速度做到都察院副都禦使,而後便可瞄準那些侍郎、尚書職位。
也就是說,科道言官隻用在輪轉速度極快的有限幾個人裡競爭,在京城大佬雲集的地方獲得支持,就能有效越過按察副使這道門檻。
你就說香不香吧。
這就是科道言官雖然品級低、風險大,但人人都想來做的原因。
現在皇帝借這個機會一口氣拔擢了這麼多科道言官,說明了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