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明來說,韃子沒有選擇主動進攻。但他們的大汗確實有膽氣,頂在了最前麵,而身後不知多少部族正在利用眼下的時間放牧、供應大軍所需的糧食。
眼下倒像是對大明的挑釁了:就在眼皮底下等著入秋馬肥,也聚著越來越多的人。
朱常洛思索著,然後說道:“那麼至少有三件事要做了。一是加強薊鎮邊牆的守衛,二是讓朝堂上下和京城百姓莫要慌亂,三是提防他們隻是掩護奇兵?”…。。
“臣等以為,那虜酋是打定主意咱們就算想逼他退守汗庭也不管。深入草原大漠,他儘可先傳令回去讓族民暫避鋒芒,反正彰勇侯所率大軍入冬以前是要退回來的。那邊更靠北,入冬得早,反倒他們能在燕山裡一直呆下去,入冬了反倒於大明不利。冰天雪地,如何出邊牆到群山間追剿?”
朱常洛聽出了些弦外之音:“你的意思,韃子想讓咱們想通這裡麵的利害?要麼不讓劉綎徒勞、早些回來,要麼就出邊牆,不給他們繼續把馬力養肥壯的機會?”
“虜酋做出了收編這喀喇沁殘部、把汗帳都長期立在這邊的模樣,像是要憑借地利經年累月襲擾邊牆。若那幼主當真能讓喀喇沁殘部臣服,那從宣府到遼東,往後可就是常年累月你來我往。”田樂說著這種發展,然後笑了笑,“當然,若這次不能打消他這念頭,才會如此。”
“樞密院已有計較?”
田樂點了點頭:“明軍不能久駐邊牆之外,他們有這樣的念頭已經一百多年了。這回他們變了策略,臣等以為便是因為這種念頭。隻要防著他們大營裡實則並沒有明麵上看去的那多兵卒,另遣了奇兵去偷襲彆處,他們呆在燕山裡對大明而言有利無弊。”
朱常洛想了想:“就這麼對峙,邊軍固然漸漸懈怠,韃子也會漸漸懈怠。大明有彰勇侯率軍前出,有遼東正在攻伐遼河套,韃子不會就這麼虛造聲勢。這支奇兵,一定存在!”
“臣等也是這麼想的,就不知是去斷彰勇侯後路重奪開平,還是往東援戰遼東。”
“哪邊可能性更大一些?”
“往東。”田樂說道,“奇兵就無法太多,不然哨騎總能摸到一些動向。彰勇侯那邊兵力不少,他們可敗不起。往東則有必救者三:老哈河退路必救,遼東韃子敗勢必救,韃子大軍軍需必救。”
朱常洛緩緩地點著頭。
林丹巴圖爾既然敢來,當然也會料想到大明想俘獲甚至殺死他,所以避免被合圍是必須的。
目前,他們經過老哈河及其他路線退回到大興安嶺以南的道路還是通暢的。
遼東韃子被遼東邊軍幾乎傾巢而出驅逐,汗庭若還想要收服他們,這個敗勢必須得到緩解,逼迫遼東邊軍退兵。
這麼做還有一個理由:既然汗庭大軍深入到了燕山之中,做著與大明長期拉鋸的姿態,大軍在這裡怎麼可能憑借群山之中的區區幾個河穀、河套長期養活?
在右翼不會支援、劉綎帶著大軍去襲擾他們嶺北四部的情況下,察哈爾嶺南四部和喀爾喀、科爾沁就成了極為重要的軍需物資保障。
薊州鎮畢竟就是原地固守,順天府也絕不會缺物資。
是汗庭大軍南下深入,他們必須保障物資供給通暢。
他和田樂對視著,忽然說道:“是不是……原先計劃的,他們可能想打斷傍海道的事極有可能發生?”
田樂表示肯定,隨後說道:“想讓他們留到快入冬了退走不易,恐怕寧遠侯還不便及時援守……陛下,要為大軍合圍留下時間,這分寸有些難了……”
“你是說,遼東麵對這支奇兵,最好先敗後勝,讓他們懈怠?”
“詐敗的話,官軍倒是能做到,但恐怕得做真一點……最好傍海道真的斷了一段。還有時機,不可太快,也不能太晚。這些倒是能謀劃,可臣等擔心百官和士紳……”
“還有官兵和傍海道百姓性命。”朱常洛臉色有些凝重,“官紳物議樞密院倒不必分心,自有朕擔待。但是不是必須如此,到時能否可控,樞密院得商議清楚。如果要詐敗,那不能瞞著,這必須是整個遼東諸將心裡都有數的事。要不然,遼東必亂!”
(本章完)
39288717。。
冬三十娘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