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陵郡治鮮虞縣城,崔氏宗祠,博陵崔氏六房的代表人物都到齊了,作為族長的上穀郡太守崔弘昇還特意從上穀郡趕回來主持這次宗族會議。
“族長,各房兄弟都到齊了,可以開始了。”老四崔弘度道。
崔弘昇點了點頭道:“想必大家都知道,張須陀將軍已經在滎陽一戰中陣亡,大隋最後的擎天柱石倒下了,皇上龍困江都,大廈傾塌在即,咱們博陵崔氏也得早作打算。
清河崔氏本是咱們的同宗分支,大管事崔護眼光毒辣,早早選中了幽州總管高長卿,還將其女兒崔詩柔以平妻之禮嫁與高長卿,如此一來,清河崔氏在幽州的地位已經穩如泰山了。
本人原本意屬唐國公家的二公子的,奈何最後沒有成事,前幾個月,幽州總管高長卿親自向老三提親,為其兄弟裴行儼求娶老三的閨女道蘊,當時張將軍仍在,大隋尚存一絲希望,所以我和老三便拖著沒有答應這門親事,如今張將軍陣亡了,大隋國祚料再難繼,如今看來,這門親事倒也劃算,所以今日找大家來商量一下,若大家都同意,那老三便出麵應了這門親事吧。”
崔弘昇說完全靜靜地望著各門的代表,於是大家便低聲討論起來,此舉關乎整個博陵崔氏日後的前途命運,不得不謹慎。
話說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雖然同宗同源,但年代久遠,族親之情已經淡如水了,而博陵崔氏發跡較早,自詡為崔氏正統,所以兩家明麵上和睦,暗裡卻在較勁,如今清河崔氏捷足先登,博陵崔氏若也倒向幽州,隻能屈居於清河崔氏之下了。
這也是當初崔弘昇試圖選擇李世民的原因之一,寧為雞首,不作牛後啊,隻可惜崔道蘊和李世民的婚事最後黃了,而如今這形勢,倒向幽州似乎成了最好的選擇。
崔弘昇看著大家討論了半天,這才道:“老三,閨女是你家的,你先來表個態吧。”
老三崔弘圖輕咳一聲,問道:“大哥,前兩個月,幽州總管高長卿滅了海盜高開道,命徐世績為行軍總管,尉遲敬德為副總管出兵營州,攻打羅藝,不知戰果如何?”
崔弘昇皺了皺眉道:“營州孤懸關外,暫時還沒有太多的消息傳回來,但是徐世績此人用兵奇正結合,麾下又有一千具甲鐵騎,而尉遲敬德也是勇冠三軍,想必羅藝不太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對了,河間郡倒是有不少消息傳來,前段時間高長卿派了裴行儼率步騎一萬出兵河間郡,所到之處,百姓士紳夾道歡迎,民心所向,兵不血刃就將河間的近半州縣收入囊中了,如今就看河間太守王琮如何選擇了。”
在場一眾博陵崔氏的代表聞言皆搖頭歎息,看來高長卿真是民心所向啊,而且幽州實力強大,將河間郡收入囊中,一下個目標肯定是上穀郡了,之後就是跟上穀和河間接壤的博陵郡,近在咫尺,博陵崔氏如果不想魚死網破,投靠幽州是唯一的選擇,隻是如此一來,就讓清河崔氏比下去了。
崔弘圖沉吟了片刻才輕咳了一聲道:“小女其實對裴行儼是挺有好感的,我看那小夥子也很不錯,當時便親口承
認對蘊兒一見鐘情,所以這門親事……就應了吧,對咱們家族,對蘊兒都挺好的。”
其他幾房聞言也紛紛表態同意了,畢竟是百年華族,各房代表還是懂得審時度勢的,麵子顧然重要,但裡子才是生死攸關的,為了家族的未來發展,被清河崔氏暫時比下去也是沒辦法的事,而且,如果高長卿日後坐了江山,博陵崔氏的發展前景也是無比遠大的,憑借博陵崔氏的底蘊,要重新超過清河崔氏也不是不可能。
崔弘昇輕籲了口氣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老三你便親自走一趟幽州應下這門親事吧。”
“那上穀和博陵二郡?”各房代表目光紛紛望向崔弘昇。
崔弘昇捋須道:“我會尋一合適的時機,親自把上穀郡的戶籍和田畝薄獻給高長卿,而博陵郡,還是由老二你做一做張郡守的工作,能不沾血自是最好的。”
老二崔弘揚點頭道:“這個沒問題,張大人還是會審時度勢的,而且以我跟他的交情,他能聽得進去。”
崔弘昇一拍大腿道:“那就這麼定下來了,沒有其他事的話,都散了吧。”
於是乎,眾人各自散去行事了。
…………
徐世績和尉遲敬德二人,七月底兵分兩路出關討伐營州,一開始還算順利,打得羅藝落花流水,毫無還手之力,短短一個月時間便占領了柳城郡的大部,將羅藝的主力逼退到燕郡一帶,但是近日卻發生了一些變化,羅藝也不知許了什麼好處,竟然從契丹和高句麗各借來了一支兵馬。
契丹騎兵還是挺厲害的,高句麗軍隊則擅長守城,這兩支兵馬一加入,瞬時改變了戰場的形勢,本來摧枯拉朽一般的幽州軍被擋住了,進展變得緩慢了許多,照這樣下去,再過一個月就要徹底入冬了,天氣嚴寒,幽州軍的補給將會遇到更大的困難,到時隻怕不得不停下進攻的步伐,以待來年開春再戰了,若是被神出鬼沒的契丹騎兵斷了糧道,那麼形勢會更加糟糕。
此刻,幽州府內,高不凡正把一眾謀士和戰將聚在一起,站在沙盤前商討解決困局的辦法。